对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及方法探究

对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及方法探究

ID:31789896

大小:58.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对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及方法探究_第1页
对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及方法探究_第2页
对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及方法探究_第3页
对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及方法探究_第4页
对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及方法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及方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及方法探究摘要: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运用小组动力论作为指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学习实现学生之间的宽容谅解、认可融合,并通过排除干扰、化解冲突、增进团结、加强合作,进而实现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的目标,实现寓德育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关键词:小组动力论;德育;渗透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64-02一、前言通过对普惠制班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调查发

2、现,我院普惠制班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具有以下表现:在社会公德方面:积极的占59.7%,中性的占22.7%,消极的占17.6%o在职业道德方面:积极的占60.4%,中性的占20%,消极的占19.6%o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69%的同学主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另有25%的人表示会根据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而定。在回答将来的择业标准是什么,有60.4%的学生,把符合兴趣、发挥特长作为首选。把享受生活作为人生的理想,价值取向是"能享受生活”,“做一个有钱的人”占70%,反映了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方面存在着一定

3、的误区。在个人品德方面:积极的占44.1%,中性的占27.4%,消极的占28.5%。30%的学生对加入团组织、党组织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37.4%的人认为,入团入党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才。可见,功利主义、权力至上等错误思潮,在学生中还有一定的市场。基于上述情况,希望找到一条适合我院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新路。二、实验方法和措施通过专题调研,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我院的实际,运用小组动力论及项目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作指导,实现在专业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一个发育成熟

4、的小组,通过其成员间不同方式、不同类型和不同领域的互动过程,个体或顺应或驾驭过程的变化,使各自的优势与能力得以共享与扩展,从而产生“1+1>2”的群体协同效应。在当今职业教育领域,提倡小组工作、团队精神、合作学习等呼声不绝于耳。对学生在培养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之中强化社会能力的养成之时,教师力图通过小组学习实现学生之间的宽容谅解、认可融合,并通过排除干扰、化解冲突、增进团结、加强合作,进而实现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的目标,达到寓德育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小组动力论对我们有意识、有手段、有目的地运用小组形式从

5、而增强协同效应,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一)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为小组动力论的运用创造条件教学方法的选用一一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滋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一个由学员组成的小组有一项确定的工作,他们自己计划并且完成工作,结束时应当有一个正确的结果。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根

6、据项目教学的教法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应当体现以下几个环节:情景设置: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操作示范: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示范解决项目的过程。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确定项目:小组通过社会调查,研究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具体的项目。协作学习: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学习评价:学生

7、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目前,项目教学法在我院数控专业的实习实训中已经成功运用,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校本教材。(二)学生小组的合理划分学生小组的合理划分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依据小组动力论的要求,在划分小组时应遵循以下划分的原则:1、要关注小组特征小组目标,即要完成的共同任务或要实现的共同愿景。小组意识,即同在感觉与相互提携。小组价值,即小组应该存在的状态或发挥的作用。小组规范,即为实现共同目标而普遍认可的信念和准则。小组互动,即对成员工作行

8、动和行为方式面对面的相互影响。小组寿命,即基于目标的小组预期存在。2、要确定小组类型包括根据小组互动程度划分的初级小组和次级小组以及根据产生缘由划分的显性小组和隐性小组。其中,初级小组是基于私人和情感关系有机形成且重在社会行为与个性发展的小组,如家庭、朋友圈;次级小组则是基于所要完成的共同任务有计划且合理组织的小组,如工作组、核心组等。显性小组是基于组织的指派且通过明确的目标、确定的任务和清晰的角色形成的小组,如班级;隐性小组则是基于共同思想自愿形成而呈现目标多元、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