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哲学诠释学视域文学翻译探究

基于哲学诠释学视域文学翻译探究

ID:31779353

大小:57.3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8

基于哲学诠释学视域文学翻译探究_第1页
基于哲学诠释学视域文学翻译探究_第2页
基于哲学诠释学视域文学翻译探究_第3页
基于哲学诠释学视域文学翻译探究_第4页
基于哲学诠释学视域文学翻译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哲学诠释学视域文学翻译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哲学诠释学视域文学翻译探究【摘要】文学翻译可以借鉴诠释学思想,根据该理论分析可得出:理解的历史性与前理解对于译者的固有知识结构和素养有很大关系;视域融合是文本视域和理解者视域差异性的相互交融,文学翻译是译者在处理主客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视域融合的过程;效果历史视理解对象为历史的存在,为同一文学文本赋予新的含义。【关键词】诠释学前理解视域融合效果历史【中图分类号】1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03-02诠释学又称为解释学或阐释学,主要阐述理解、意义、读者

2、及文本之间的关系。而其中所阐述的某些富有启发性的思想对改进、完善翻译研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了三大哲学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以及效果历史。这对于我们重新审视文学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偏见(前理解)与译者素养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第一大原则是理解的历史性。该原则认为历史性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属性、基本方式及基本事实。人是历史性的存在,有其无法摆脱的历史特殊性和特定的历史局限性。也就是说,理解的主体(人或理解者)、理解的客体(文本)、译文读者及译文接受环境都具有历史

3、性,并作为历史性而存在,因而理解也是具有历史性的。真正的理解不是去克服这一历史性,而是正确评论和适应这一历史性。也就是说,我们总是与历史处在相同的状态之中,解释者无法摆脱偏见而达到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在文学翻译方面,译者作为信息传递主体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个体。翻译者的知识结构与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翻译的水平,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综合”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心理结构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就是“前有”。我们在对事物理解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已有的观点、看法加到我们的理解中去

4、,这就是“前见”,是理解的一部分,而“前设”就是对事物具体理解的时候,头脑中对此的种种假设,没有无缘无故的理解。因此,“理解不仅具有主观性,还受制于前理解,一切解释都必然产生于某种先在的解释”,前理解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处于相对开放的空间。这就决定了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一次完成。对翻译学习者来说,更多依赖于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的储备,包括语言和非语言方面的,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只有正确、合理、恰当的理解才能忠实传达原文的意义。因此,翻译学习者应该从多方面深化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词汇层面、结构层面、语境层面和逻

5、辑层面。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就是要把自身的前理解展现在译文中,这种夹杂了自身理解的文本解释也就会影响译者对文本进一步的理解。可以看出,前理解和理解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对译本产生影响。译者要使自己的理解更具有客观性,就要规范自己的前理解。二视域融合与主客之间对话诠释学中解释者和被理解的对象都有各自的视域,被理解的对象——人文、经典、文本、文学、艺术作品都有它们自己所由来的历史视域。因此,当我们带着历史给予的视域去理解历史作品、哲学或某种文化时,势必会出现两个不同的视域和历史背景的冲突问题。解释者应

6、抛弃自己的视域而置身于对象的视域,这种要求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的。理解应是解释者不断地从自己原有的视域出发,在同被理解对象的接触中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视域,从而两个视域相融合形成一个全新的视域,这一过程即“视域融合”。诠释学的“视域融合”为我们提供启示,文学翻译中应注意主体间对话,各翻译主体在翻译活动中相互交往形成一种内在的关系。这种对话已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译界已注意到主体间性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在翻译实践中,由于译者与原文文本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起点、理解视角及文

7、化背景,两个视域的互相尊重和互相包容,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翻译中的视域融合不仅体现着读者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更体现着两种不同文化的视域融合。借鉴诠释学的观点,首先译者应将自我融入作品的视域中,充分考虑原文本生成时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努力接近文本视域,实现译者视域与文本视域之间的融合,完成翻译中的理解阶段。其次,在翻译的表达阶段中,译者需将第一次视域融合的结果与译入语的语言文化视域再次融合,从而产生能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的译本。因此,原文视域、译者视域与译入语文化视域三者的融合构成

8、了翻译的整个过程,而原文的意义也在跨文化的诠释中得到深化与发展。在文学翻译和建构中,译者总是在理解和阐释中投射自己的认识、情感和体验,融合自己的思想观念、艺术文学标准,甚至道德伦理观念和政治意识形态立场。三效果历史与文学创新伽达默尔还提出了效果历史的原则,认为“理解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效果历史关系”。文本的理解者和理解对象(文本)都是历史的存在,诠释者与文本结合在一起,不断生成新的含义,伽达默尔将这种过程称为效果历史,认为在理解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