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752977
大小:7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10
《价值视域下中国哲学的当代诠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价值视域下中国哲学的当代诠释价值视域下中国哲学的当代诠释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马哲学界出现了一股价值观研究的热潮,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哲学界亦适时加入了对价值观的讨论,著名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被公认为传统价值观研究的开创者。事实上,海外新儒家在苦心孤诣诠释传统哲学特质,弘扬中华文化主体意识之时,就非常注重从价值观的角度论述中国哲学。唐君毅先生尤为突出,他在其体大思精、自成一家之言的《哲学概论》中,尤为突出了儒家的价值论。晚于其约半世纪的大陆学者李景林先生,在以教化哲学为核心揭橥中国哲学特质之际,亦极力阐明了中国哲学
2、归本于价值论的特色。唐、李二先生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各自提出了富有创见的理论系统,并皆注重从价值论视域挖掘中国哲学特质,体现出当代儒家学者研究中国哲学的特色和成就。深入探讨他们的中国哲学价值观思想,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哲学的特质,把握中国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促进价值观研究和落实,开展中西哲学对话,皆有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重价值过于存在的一家之言 唐先生的《哲学概论》(出版于1959年)可谓当代哲学史上不大受人重视的一部奇书。①先生有见于已出版的各种哲学概论类书籍皆具有不提中国哲学的共同缺陷,故写作该书,以为中国读
3、者学习哲学的教材,然该书并非一般的哲学概论之作,实为成一家之言之作,它在综合英、美、德等国哲学概论写法优点的基础上,融合贯通,创造出一种新的体裁,目的是在证实中国哲学传统精义的同时,成就一家独创之说。期在大之,可证成中国哲学传统中之若干要义,小之则成一家之言。②该书以价值论的阐述为中心,在中西印哲学的比较中凸显出中国哲学的价值特色。 1.哲学视野下的价值观。唐先生是哲学家,始终立足于哲学的识度来定位价值。在他看来,哲学虽很难有明确定义,然传统儒学知行兼贯之学最中肯綮,它包含了西方重视哲学与科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
4、关系的思想内涵,兼顾了知行、语言与超语言、存在与超存在界,涵摄、融化了西方对哲学概念的一偏之见,体现出包容博大气象。它将行直接视为哲学应有之义,突出了哲学应重视实践、实修、成己成人的价值立场。唐先生认为,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实现价值的存在之学。他说:哲学是一种以对于知识界与存在界之思维,以成就人在存在界中之行为,而使人成为一通贯其知与行的存在之学。②④⑤唐君毅:《哲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2、155、159、430页。 唐先生据此来判定哲学的真正价值。全书第一部哲学总论之第11章哲学之价值详尽论述了此
5、点。他提出学哲学者具有理由化现实生活的弊病,病根来自哲学的本性追求知识、存在与价值的贯通。人在追求这种贯通的过程中,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理想现实化,以吾人所真肯定为有价值之理想以观现实之存在之事物而提升超化原来之现实存在,以成为更合理想之现实存在。这一路径逆而难。二是现实理想化。不求实现吾人原所肯定为有价值之理想,而以哲学惟当就已成之现实存在,而贯通关联的加以了解之为事。说明此现实存在者,亦原为有价值合理想者,而加以理由化为事。此道顺而易。唐先生认为,第二种是学哲学的病根所在,为了使哲学活动真正具有价值,必须在讲究哲学方
6、法的同时,兼重哲学修为,以变化气质,此则完全归本于儒家哲学之工夫论。实现此工夫的根本在于培育超越流俗、摆脱当下、目穷三际的精神,吾人有拔乎流俗之精神,两眼不只看现实存在,而能尚友古人。瞻望来者,则吾人可转移:吾人之将现实存在,加以理由化之意识倾向。② 2.价值重于存在的价值优先立场。《哲学概论》分哲学总论、知识论、形而上学、价值论四部。唐先生指出,尽管就分量而言,价值论所占最轻,然就精神而论,价值论最重。故本书之精神,实重价值过于存在,重存在过于知识。而价值论之思想,则中国书籍所夙富。即愚平昔所作,亦以关于此一方面者为
7、多。唐君毅:《哲学概论自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形上学所论,主旨在于论述价值对于整个宇宙的意义;知识论所论,则在于知识是否具有真理的价值,如何来判定其价值。讨论人生为主的价值论比讨论形上世界的存在论更重要,为全书精神寄托所在,中国哲学最为擅长价值论,拥有最丰富的价值资源。 以分量最多的知识论为例,唐先生认为,知识论是讨论知识之所以为知识之一种哲学,其中心问题是为说明何为知识?④知识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当今流行的乃是指一种纯理智的关于事理名物之分辨之知,相当于西方的knoiddot;自序》,中国
8、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5、3页。此比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全球视野下的哲学比较。著者学养深厚,见识广博,对任一哲学问题之论述,皆善于将中西印三大哲学观加以比较,继而再就每一哲学内部加以区分比较。全书篇目结构布局即充分显出比较的特点,比较论述的基本顺序为西、印、中。对于内容较多部分,则再就哲学史发展演变的先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