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及策略

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及策略

ID:31774353

大小:66.1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8

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及策略_第1页
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及策略_第2页
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及策略_第3页
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及策略_第4页
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及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及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及策略【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学科发展日趋成熟,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遵循音乐艺术教育办学规律,文章对地方高校在新办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试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出发,探索适合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长久发展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环境氛围。【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7个突出强调的问题中,把人才的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并提出人才培养所包括的内涵建设的要求。这是对高等教育在新时期、新

2、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正在从过去单一的音乐教育专业,逐渐向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专业兼有模式发展,有的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大于音乐教育专业。在这个发展、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一、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办学中的问题分析(-)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模糊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基本上只有教师教育专业的办学任务,其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课程设置都是围绕培养适应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目标来进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科建设的推进,各地高校纷纷创办音乐表

3、演专业。由于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教育专业在专业能力的训练和知识传授上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所以在实际办学中,一些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就是照搬音乐教育专业,“新瓶装旧酒”,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基本跟音乐教育专业差不多。出现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模糊的问题。(二)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面临的生源尴尬问题当今的音乐艺术教育的办学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9大音乐学院和少部分重点师范类院校垄断的单一格局转变为了多元的格局,即在专业院校方面有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龙头学校和各省、市专业音乐学院二元构成;在综合类院校中有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地方

4、师范类院校的多元构成。这种格局的形成对地方高校的招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流的专业音乐院校、部属高校由于其良好的办学声誉、所处地理位置吸引了最优良的生源。对于地方综合高校来说,优质考生资源缺乏、考生专业起点低,具有较好的艺术学养、酷爱音乐艺术表演的考生凤毛麟角,则是普遍存在的情况。(三)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问题1.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近年来,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快速增加,供大于求的矛盾突显,毕业生就业难度空前增加。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VCD、DVD、家庭影院以及电脑网络进入家庭等因素,极大地冲击了文艺

5、舞台。演出市场、文化市场鱼龙混杂,使得许多专业文艺团体面临困境,也造成了音乐专业就业岗位的不稳定和大幅度减少与毕业生数量增加之间的矛盾。1.学生就业意向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我国现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地域不平衡性,影响着人才发展的起点、环境和机会,尤其对艺术表演人才。所以,音乐艺术表演人才在分配布局问题上基本是以中心城市、大都市为核心向外辐射递减。虽然基层乡镇对音乐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但由于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很少有人愿意去。而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尽管表演艺术团体远比地方县市集中,却是人才拥挤,人浮于事。那些“挤”不

6、进去的音乐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们宁可改行或做流浪艺人、自由职业者,也要选择留在大都市谋求发展。3•学生的盲目自信、文化素质缺陷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直接决定着表演艺术人才的发展起点和发展潜力。近年来,社会对音乐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并非赞誉有加,而是颇有微词的:“头三板斧力大,发展后劲小;对新鲜事物感受力强,对环境适应能力弱;竞争意识好,敬业精神差。”①这种说法反映了音乐艺术表演人才在文化艺术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和艺术品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与社会需要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只重视专业课、轻文化课的观念造成的。学生觉得专业课才是

7、自己今后'‘找饭吃”的工具,所以很重视,也很认真,对专业课教师也是尊重有加;而对待文化课基本不放在心上,敷衍了事。学生轻视文化课,教师也提不起兴趣,这样一来形成恶性循环一一表演常识之外无知识、表演技能之外无能力的尴尬境地。(四)传统课程体系阻碍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特色建设课程体系中“西方音乐文化艺术课程担纲,民族音乐文化课程点缀”的不正常现象长期存在。在近现代半殖民文化基础上建立起的中国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至今变化不太大,也暴露出与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不协调。教学的内容大都是西方的音乐理论掺杂了一点中国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乐器是西方的,演奏演唱

8、的技法、作品大都也是西方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我国民族音乐艺术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需要之间就存在严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