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

ID:31744542

大小:56.9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_第1页
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_第2页
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_第3页
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毛建华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湖南益阳4130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42.8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结论: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肝病方案,其效果显箸,安全

2、性高,可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减少不良反应发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肝病近年来,肝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主要包括肝硬化、甲肝、丙肝、脂肪肝、乙肝等多种肝病类型,目前,肝病已经成为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1]。肝病危害性较高,且临床表现较为隐晦,主要有疲倦、乏力、不思饮食等,而经常出现症状有小便黄、头昏耳鸣、大便澹、黄疸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缓解症状,消除不良反应,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关键。在本组研究中,对肝病患者实施辨证治疗方案,其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性较高,现报告如下:

3、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肝病诊断新技术》⑵中的肝病诊断标准确诊。男性51例,女性33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45.6±5.8)岁。病程年,平均病程(3.2±1.2)年。其中轻度41例,中度28,重度15例。纳入标准:符合肝病诊断标准者;18岁以上患者;配合本组研究者;排除标准:严重肾、心、肺功能不全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严重外伤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性别及年

4、龄、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主要给予常规保肝、抗病毒、降酶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2.1脾虚湿滞型:茵陈15、厚朴10g、茯苓15g、法半夏10g、苍术10g、白术12g.甘草6g、陈皮10g;有脾虚垂症者,加扁豆15g、黄茂20g>山药18go1.2.2肝郁气滞型:柴胡10g、白芍15、枳壳15、香附子12、丹参15g、茯苓15g、郁金12》可随症加佛手、小青皮、麦芽等药物。1.2.3肝胆湿热型:茵陈35g、滑石15g、黄苓10g、连翘白豆蔻10g、蕾香10g

5、、浙贝母15、丹皮12g、赤芍30g、茯苓15g、猪苓若胁痛甚,可酌情加延胡素、川楝子15;大便结,加大黄、炒梔子等。1.2.4肝脾血淤型:柴胡12g、当归10g、丹参15g、桃仁15g、丹皮15g、赤芍15g、白术10g、云苓15g、三七粉7g、大腹皮15g、白茅根20j有明显出血者,去桃仁;有明显腹胀,可加莱叢子;脾明显增大者,加鳖甲1.2.5毒入营血型:茵陈35g>大黄10g>水牛角20g、炒梔子10g、黄连7g、白茅根20g、茜草15g、赤芍30g、牡丹皮15g、茯苓15g、连翘15g、白花蛇舌草25g。可随症加生地15g、竹茹1

6、0g等。1.2.6肝肾阴虚型:生地20g、白芍30g>枸杞20g、女贞子25g、制首乌25g、牡丹皮15g、丹参15g、茜草15g、炙鳖甲15g。可加北沙参30g麦冬15g。兼肝郁不舒者加郁金10g;腹胀者加枳壳15屮明显出血者可加三七7g、白茅根20g等。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并根据《肝病诊疗指南》[3]中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分析,显效:肝功能恢复,症状消失;有效:肝功能逐渐恢复,症状有好转。无效:患者肝功能及症状均无明显改变。1.4统计学分析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

7、X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V0.05),见表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42.8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V0.05),见表2,。3.讨论中医认为[4],肝病发病部位在于脾胃,病变后使肝胆受累,其主要为湿邪所致,湿阻中焦后,肝胆疏泄受阻,引发胆液循环障碍,进入血液后,引发皮肤形成黄疸。脾虚湿滞型,主要以祛湿健脾为主;制半夏及茵陈、茯苓均可起到化湿驱邪、益气健脾之效。毒入营血型中,方中大黃、水牛角、茵陈、杜仲、

8、赤芍、白花蛇舌草可起到祛除体内湿热瘀毒、气机畅通、气血调和,活血化瘀之效;肝郁气滞型肝病患者,采取柴胡疏肝散治疗,主要起到疏理肝气之效,加小青皮、佛手等,可加强疏肝、理气之功。肝肾阴虚型治疗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