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燥性理论溯源和探究思路探析

中药燥性理论溯源和探究思路探析

ID:31734692

大小:63.3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17

中药燥性理论溯源和探究思路探析_第1页
中药燥性理论溯源和探究思路探析_第2页
中药燥性理论溯源和探究思路探析_第3页
中药燥性理论溯源和探究思路探析_第4页
中药燥性理论溯源和探究思路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燥性理论溯源和探究思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燥性理论溯源和探究思路探析[摘要]中药燥性作为中药固有的性能之一,具有特定的功效和副作用,中医临床用药通过炮制、配伍等手段能够去烈存用。目前国内学者已对中药燥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仍存在着燥性评价指标不明确等问题。该文釆用本草文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燥性理论的历史源流和特色,梳理现代文献明确中药燥性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中药燥性研究应该采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综合评价的研究思路,可望进一步指导中医临床对燥性中药的应用。[关键词]中药燥性理论;历史源流;研究思路[收稿日期]2013-09-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01639,81102804);国家教育部新教师基

2、金项目(2010513120002);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10ZC051)[通信作者]*黄勤挽,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36190587@qq.com[作者简介]王瑾,硕士,助理研究员,E-ma订:158227258@qq.com《中药学》教材及日常对中药性能的概括,一般均强调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而润、燥亦是中药重要的性能之一,其中中药燥性是对药物祛除湿邪、治疗湿证的作用和性质的概括。在中医临床用药中,如果忽略中药的燥性,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本文分析中药燥性理论的历史源流和研究现状,认为中药燥性的研究相对较少,还存在着燥性评价指标不明确等问题,提出

3、相关研究思路供参考和斧正。1中药燥性理论的历史源流中药燥性理论的产生是与中医有关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与六淫中燥的提出有关,中医理论认为燥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的产生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中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存在与运行的状态,当六气处于正常状态时人体才能安和,若六气太过或不及则变为能侵犯人体的客气邪风即六淫邪气。燥气与一年四季皆有关系,且为秋季的主气。秋季天气肃杀,久晴无雨,气候干燥,若秋季外界“燥”得太过,肺气通于秋,所以外燥侵犯人体使人体局部津液不足而致病,而燥邪又有温燥与凉燥之分。《医醇❷义》曰:“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即凉,则燥而凉”[

4、1]。外感燥邪致病的特点,表现为皮肤干燥皴裂、鼻干咽燥、口唇燥裂、痰不易咳出、小便短少、大便不畅等外燥证所应有的症状,如《素问•玄机原病式》曰:“诸涩枯涸,平劲皴揭,皆属于燥”[2]。内燥的认识相对较早,早在《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就对内燥的病机、治法、方剂有所提及。内燥理论的形成,实际是古人借助外燥理论来解释人体疾病过程中出现类似“燥”的病机变化。内燥是一种病机概念,内燥的产生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工作、环境因素,或因服药不当,误治,或因慢性病、长期消耗性疾病等原因使人体内阴血津液耗伤而出现燥证。精血的不足,缘于五脏生气先虚,不能资生精血,进而不能生化津液,使得脏腑失去滋润而成燥

5、。无论中医理论所说的外燥还是内燥,就其“燥”而言,都是水分相对与绝对的不足。《内经》上说“燥胜则干”、“湿淫于内,以苦燥之”等。因此后世从中医外燥和内燥理论引申出能够使人体水分类物质减少的药物大多具有燥性。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将药物按照功用分成宣、通、补、诸、轻、重、涩、滑、燥、湿10类,其中“燥”药类包括桑白皮、赤小豆等[3]。宋代赵佶在《圣济经》中将上述10类功用增加“剂”字,提出“燥剂”一词[4]。明代张从正在《儒门事亲》将燥剂分成了热燥剂、平燥剂、苦燥剂3类,其中热燥剂包括干姜、良姜、附子、胡椒等,平燥剂包括白术、陈皮、木香、防己、苍术等,苦燥剂包括黄连、黄柏、梔子、

6、大黄等,提出应用燥剂不能只知道姜附[5]。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指出,由于湿邪存在部位有上、中、下、经、皮、里的不同,燥剂应该有所不同[6]。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指出,由于湿邪有外感、内伤的不同,根据"湿去则燥”的原则,将凡能除湿的药物如胜湿药、渗湿药、引湿药、逐湿药、祛湿药等,皆归属于燥剂,进一步扩大完善了中药燥性理论[7]。陈士铎在《本草新编》指出对于上、中、下、经、皮、里的湿邪,应该分别采用苦、淡、热、风、薰、攻的方式燥之[8]。清代石寿棠在《医原》中,根据具体药物特点不同将燥性中药进一步分为辛燥药、温燥药、燥热药、平燥药、凉燥药、寒燥药6类,从程度上有微燥、甚燥的不同

7、,并指出通过剂型不同及炮制,可以增强或减弱药物的燥性,较大丰富了中药燥性理论和指导燥性中药临床的合理应用[9]。2燥性中药的分类按照清代石寿棠的分类方法延续至今,燥性中药分为6类。辛燥中药,如羌活、独活、防风、麻黄、藁本、蕾香、香蕎之类。该类药物具有辛燥之性,辛能行能散,燥能胜湿,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如九味羌活汤以羌活为君,羌活胜湿汤以羌活、独活为君,新加香蕾饮以香蕾为君,针对风寒湿侵犯体表的病机,利用此类药物的辛发散风寒、燥祛除体表之湿来针对主病主证起到主要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