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26781
大小:305.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s-e-t治疗中的悬吊训练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S-E-T治疗中的悬吊训练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儿童悬吊训练装置(SlingExerciseTherapy,S-E-T)它是基于现代康复理论最新成果的训练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高危儿早期干预、小儿脑性瘫痪等的康复治疗。悬吊训练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治疗理念及技术。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而运动障碍及姿势的异常在脑瘫患儿的四肢表现最为直观和充分,因此以往康复训练多注重肢体异常姿势的纠正,而常忽视了脑瘫患儿的核心肌群的控制训练。在日常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大多数脑瘫患儿的躯干及骨盆控制能力减弱,
2、直接影响着患儿的运动及平衡协调能力。临床中时常发现很多脑瘫患儿即便会行走,但步行能力差,肢体不协调,异常姿势较明显,在评估后发现其脊柱、骨盆控制能力差,有的甚至不会爬行或直跪。例如在一般的康复训练中,尽管有很多对骨盆控制训练的方法,但在实践后却鲜见成效。这是因为有很多肌肉对骨盆起到稳定作用,而并不是某一块肌肉直接控制着骨盆的运动,在众多的肌肉屮有一类属深层肌群有多裂肌、腹横肌、膈肌和盆底肌,有助于稳定骨盆关节,并在行走或旋转骨盆时的外力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脑瘫患儿的核心稳定主要是打破异常的姿势及运动模式,取得肌力与肌张力的正常及正常运动模式的岀现。随着脑瘫患儿的
3、早期干预训练的开展,很多患儿的肌张力、异常反射改善明显,但患儿仍不能获得良好的脊柱、骨盆控制,主要原因首先是缺乏对深层肌肉的训练。依据核心稳定性理论,脊柱的肌肉可分稳定肌和运动肌。稳定肌通常位于脊柱深部,起于脊椎,如紙棘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多裂肌等,通过离心收缩控制椎体活动和具有静态保持能力,控制脊柱的弯曲度和维持脊柱的机械稳定性。运动肌一般位于脊柱周围的表层,如背阔肌、竖脊肌、腰大肌、腹外斜肌、及大腿和臀部肌群等,通过向心收缩控制椎体的运动,可以产生较大的力量。例如一般的腰腹力量训练中,仅侧重于对运动肌群的训练,而悬吊训练涉及整个躯干和骨盆的部位的肌肉,极
4、为注重对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刺激训练。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训练,可使更多的小肌肉群,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辅助肌参与运动,可增强脑瘫患儿在运动中稳定关节和控制重心的能力。可训练到平时难以刺激到的深层稳定肌群,避免片面的肌力训练,防止导致肌力不平衡。其次是肌肉的协同收缩能力差。依据神经发育学理论,肌肉的协同收缩能力主要是主动肌与拮抗肌协同收缩以完成正常的运动,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关节的稳定。若协同作用的平衡被打破,运动质量便会下降。例如由于过度的相反抑制,不随意运动型和失调型脑瘫患儿在运动吋会诱发拮抗肌即时的,过度的迟缓,使拮抗肌起不到运动停止的作用,表现为过度的运动性;痉挛型
5、脑瘫患儿则由于主动肌拮抗肌的过度同时收缩,使运动中拮抗肌不能迟缓,形成姿势紧张亢进的状态。此类患儿在被动训练中肌张力即使得到降低,肌肉的协调能力仍差,表现为起始运动时拮抗肌的舒张过缓,造成起始运动困难,而在运动终末拮抗肌紧张过缓,运动不能及时停止。悬吊训练是患儿的主动运动,可避免脑瘫患儿主动运动不足的现象,可改善肌肉的协调收缩能力(S-E-T的丰富的闭链运动可同时激活主动肌、协同肌和拮抗肌,并使三者协调配合产生收缩),从而影响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