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11236
大小:58.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优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爱莲说》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3.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诵读法、批注法、“知人论文”探究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2•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
2、合运用。教学难点:1.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教学吋间:1课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间万物,总能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沉思。一些事物所具有的品质,也经常引起人们的联想,并借以鞭策自己过更高尚的牛活。今天,我们就学习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一看作者对莲花的品质作了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志。二、作者介绍、解题,揭示学习目标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
3、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谈谈爱莲花的道理”)。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明确一下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2、学习衬托和托物言志的写法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4、掌握“
4、蕃”“染”“植”“鲜”等重点词的意义,5、自主翻译课文三、疏通文意,积累理解。]、读一读:①教师示范诵读课文,学生把握下列难读的字词。蕃淤泥濯清涟妖蔓枝益亭亭净植亵玩焉①学牛情感朗读,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②学牛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可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蕃濯谓隐逸君子噫鲜宜乎者也四、合作探究,语句品析。设置问题情景一: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岀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
5、莲花哪些品格?讨论明确:牛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一牛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一一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一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讨论明确:不是。是为了歌颂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的人。设置问题情景二: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讨论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
6、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讨论明确: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吋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设置问题情景三: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讨论明确: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谁爱菊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批人都追求富贵,作者写世人甚爱
7、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由此可以看岀,写嗪写牡丹仍是为了衬進打写嗪为旁衬,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眨了时俗。设置问题情景四: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讨论明确:叹惋菊花,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贵,未免有些庸俗。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浊尘世却能永葆高洁本色,十分难得。课文中的两个'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已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五、借花喻人,归纳主题。1、借
8、花喻人: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喜爱哪一种花,表明人们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气节。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