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

ID:31693826

大小:57.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_第1页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_第2页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_第3页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张新召(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卫生院<锡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耳鼻咽喉科江苏无锡214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慢性分泌性屮耳炎患者作为观察对彖,收治时间为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成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取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釆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慢性分泌性屮耳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结果:

2、两组慢性分泌性屮耳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分泌性屮耳炎患者采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关键词】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置管术;慢性分泌性屮耳炎;效果【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094-02慢性分泌性屮耳炎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出现障碍或受到感染等,导致患者的屮耳出现积液或听力下降等症状,属于慢性炎症Z—[1]。我院为了观察分析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

3、泌性屮耳炎的效果,分别对患者使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慢性分泌性屮耳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例慢性分泌性屮耳炎患者分成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10例(14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7(10耳):3(4耳),患者的年龄介于17至52岁,患者年龄均值为(32.54±4.57)岁,患病吋间为6个月至5年,平均患病时间为(3.12±0.24)年。实验组10例(15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4、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6(10耳):4(5耳),患者的年龄介于16至51岁,患者年龄均值为(32.48±4.38)岁,患病吋间为5个月至6年,平均患病时间为(3.41±0.25)年。对比两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P值大于0.05,可以进行对比。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实施局麻,操作者于患者鼓膜的前下象限做一弧形切口将鼓膜切开,并用吸引器将鼓室内的黏液吸净,对其进行冲洗(地塞米松),最后将T形通风管置入患者鼓膜切口处。T形通风管一般于术后3至6个月可自行脱出,若未脱出,应回医院实施取管。实验组采取咽鼓管球

5、囊扩张术进行治疗,让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头向后仰30度,对患者使用复合麻醉(对患者双侧鼻腔黏膜使用l‰肾上腺素棉片外加地卡因收缩),麻醉效果满意后,在鼻内窥镜的协助下找出患者的咽鼓管咽口,同时在该处置入合适的植入器并将其固定,在植入器的帮助下向患者的咽鼓管腔送入球囊扩张导管,将卡锁调节器进行固定,再缓慢加压,直至压力达10个压力单位后再继续加压2分钟,然后打开卡锁,实施减压操作,将植入器以及导管撤出,完成后,将鼻内镜退出,手术结束。两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术后3天均给予抗生素,避免发生感染。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

6、及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由我院专业的听力师进行测试,主要评分内容包括纯音听阈以及鼓室导抗图,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越小⑵。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进行数据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属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用率表示,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属于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两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

7、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所示:注:两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相比较(PV0.05)。2.讨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属于耳鼻喉科的多见病之一。临床治疗该病的原则为清除患者中耳的积液以及改善患者咽鼓管的引流通气功能,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例如对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鼻用减充血剂、鼓膜穿刺、鼓膜置管术以及鼓膜切开术等[3]。本研究对患者分别使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在研究中发现,鼓膜置管术在操作中,术野暴露不够充分,且光线较暗,鼓膜暴露欠佳,操作较困难,易出现切口不当、中耳结构损伤或置

8、管不准等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