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abp在ami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意义

h―fabp在ami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意义

ID:31631031

大小:56.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6

h―fabp在ami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意义_第1页
h―fabp在ami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意义_第2页
h―fabp在ami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意义_第3页
h―fabp在ami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意义_第4页
h―fabp在ami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h―fabp在ami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H—FABP在AMI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意义【摘要】目的:研究AMI患者血清H-FABP的早期诊断意义及对治疗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2009年7月一2013年2月发病时间W3h的AMI患者305例,并行CAG检查及药物治疗,根据入院时H-FABP分为阳性组215例及阴性组9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心功能和预后。评价其对治疗方法、预后评估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阳性组多支血管病变例数、心律失常发生及恶性心血管事件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TEMI比例和心功能IV级在阳性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

2、是诊断和判断AMI患者预后的更灵敏的指标,可更早期诊断心肌损伤程度,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护,积极介入治疗。【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再灌注治疗【中图分类号】R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06-02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我国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聚集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意义重大。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小分子蛋白,参与心肌代谢。当心肌有缺血、缺氧时血清H-FABP水平即开始升高,较心肌肌钙

3、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时间早。国外研究显示,H-FABP水平于AMI起2h即可达峰,在诊断超早期AMI时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在黄金时间窗制定治疗方案[1]。本研究旨在观察H-FABP在AMI早期诊断、再灌注治疗中的价值及对预后评估的关系,揭示新型心肌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选自2009年7月一2013年2月就诊于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及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就诊的发病时间W3h的AMI患者305例。男172例,女133例,年龄32〜85岁。AMI诊断标准依据欧洲心脏

4、病学会于2012年颁布的全球心肌梗死的统一定义:满足以下任何一标准均可诊断为心肌梗死。心肌生化标志物水平升高和同时至少伴有下述心肌缺血证据之一:(1)缺血症状:心电图提示新发缺血性改变;(2)心电图提示病理性Q波形成;(3)影像学证据提示新发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存活心肌丢失。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异常、外伤、肌肉疾病。1.2方法所有患者于入院即刻,入院后第1个24h内每4h,第2个24h起每天检测H-FABP.CK-MB、cTnl,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既往史、家族史、血压、心率、治疗方法、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药物应用情

5、况,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根据入院时H-FABP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H-FABP阳性)与对照组(H-FABP阴性)。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入院时心电图及cTnl、CK-MB阳性率。同时对两组中接受CAG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住院期间的心功能和预后。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应用直线相关性分析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O.05)o2.2两组患者相比,STEMI、心律失常发生率及cTn

6、l阳性率阳性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阳性组多支血管病变例数和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单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IV级在阳性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本研究与国外研究大致相符,SuzukiM[7]研究采用高于中位数值9.8ng/mL作为H-FABP阳性的判断标准,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但同时也可能低估了阴性组中的高危患者的风险。本研究的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也显示入院时H-FABP阳性是影响心血管危险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H-FABP阳性患者病变血管

7、数量多、病情重、心功能差、病死率高。综上所述,H-FABP是诊断AMI和判断患者预后更灵敏的指标,可更早期诊断心肌损伤程度,对髙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护,积极治疗,判断预后,防止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采用H-FABP检测可以指导临床施行适宜的再灌注治疗,对于挽救高危AMI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DeathHD,RourkeC,DavenportR,MansonJ,RenfrewI,UppalR,DaviesLC,BrohiK・Clinicalandbiomarkerprofileoftrauma-inducedsecon

8、darycardiacinjury[J].BrJSurg.20123(21):1002-1008.[2]胡大一,孙艺红.心脏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和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5,3(12):934-937・[3]TaubeA,Schlic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