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悟: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应然选择

自我感悟: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应然选择

ID:31519001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自我感悟: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应然选择_第1页
自我感悟: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应然选择_第2页
自我感悟: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应然选择_第3页
自我感悟: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应然选择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我感悟: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应然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我感悟: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应然选择  数学生态课堂,是让师生在本真、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里,富有个性地、自主地进行课程、知识、社会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互动,不断开发潜能,开启智慧,改善和发展生命,整体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生命质量的课堂。但实际的课堂往往有悖于此,我们常常会因学生的辞不达意而急切地引导,因学生的思维偏差而紧张地校正,因学生的理解不能很快从模糊走向明朗而直接告诉。凡此种种,势必与我们理想的生态课堂渐行渐远。弗雷登塔尔曾说,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必须经历“自我感悟”的过程。笔者认为,“自我感悟”是生态课堂的应然选择,自我感悟的课堂,是把学生

2、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课堂。当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时,我们的教学过程将更具创造性;自我感悟的课堂还需要等待,只有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他们才可能从学习活动的跟随而走向自主的探索,从关注知识表面的形式结构走向关注知识内在的生成轨迹和发展趋势,将独立的、繁杂的知识点整合成简单、协调的认知结构。  一、创生教材,让感悟有可能  有人说,二流的教师教教材,一流的教师用教材教。能把“可教的”创生为“可学的”,这是为学生营造生态课堂的前提。事实上,若能挖掘教材潜在内涵,提高知识的思维价值,就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1.适当瞻前,把握知识切入点4  数学的应用题来源于现

3、实生活,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由于小学生生活的范围较小,他们对于工农业生产实际以及科学技术领域比较陌生,故而要理解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就比较困难。例如四年级的常见习题:“新华机械厂计划每天做20个零件,30天完成。实际每天做40个,做了几天?”学生很难理解题中“计划”和“实际”的意义,也想不到总量不变。如果在出示题目之前,教师能加入一道学生生活中类似的问题作为过渡,情况就会好多了。如:“小明看一本书,计划每天看20页,30天看完。实际每天看40页,几天可以看完?”在讲解时,教师可以拿出一本书配合演示,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容易勾起对平时生活现象的联想。从过渡题到例题,

4、这时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会更为形象。  2.抓好中段,注重知识生长点  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一般不可能为学生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不可能体现完整的教学过程,当然也很难反映知识形成的真实的来龙去脉。学生看到的往往是知识的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的过程。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一课为例。教材直接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问题一带而过:“把4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应该怎样填?”这样的学习过程完全不留痕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复式统计表,并使之生成得有理有据?我们不仅要有合理的生活情境,还要创设尝试探究的机会,耐心地等待学生经历完

5、整的学习过程,“探究―交流―思考―构建―分享”,从手动制表到电脑整合,不断修改完善。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就可能真正认识到复式统计表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巧妙顾后,不忘知识延伸点4  数学课不仅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更是心智和思维的训练。数学课的核心更多地体现在思考上,否则枯燥干巴的概念教学就会失去大部分的意义。教材的习题有时看似比较简单或没有什么值得深究的内容,但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拓展,使习题内涵丰富起来。如三年级“认识小数”想想做做第3题,书上的要求是看图写出分数,再写出小数。在学生完成后笔者追加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3个分母都

6、是10,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小数?显然这是一个具有概括小结作用的问题,水到渠成地提炼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这样的一位小数”的重要结论,接下来再通过一组口答题进行强化练习,教学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添加延伸练习:给学生10等分的正方形条形图,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数给第一张图涂色,涂色后再让学生说说能否联想到其他小数,从而启发学生想到没有涂色的部分同样也可以用小数表示。这样的练习,渗透了“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会有新发现”的数学思想,也为后面学习小数加减法埋下了伏笔。  二、主动融错,让感悟有依据  华应龙老师曾说,人生自古谁无“错”,人就是在“错”中生长的。错

7、等于不对?非也!错大于不对!在很多情况下,“错”是帮助我们玉汝于成的宝物,重要的是如何看待错误,并如何引导学生在错误中自悟自学。  1.容错――预设下“摔跤”  只要有认知活动,就会有错误发生。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剥夺这样的机会,让其“被理解了”。在“圆的认识”4同题异构的教研活动中,两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人深省。A老师直接用标准的示范和精确的语言教授学生如何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学生照样子模仿看似成功了。B老师直接出示题目要求,让学生自己动脑筋画一画,教师静待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好后,请他们用直尺量一量自己画的圆,直径是不是6厘米。正如老师预料的,在整个操作

8、思考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