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数学与生活的切合,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生长

找寻数学与生活的切合,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生长

ID:3151860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找寻数学与生活的切合,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生长_第1页
找寻数学与生活的切合,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生长_第2页
找寻数学与生活的切合,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生长_第3页
找寻数学与生活的切合,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生长_第4页
资源描述:

《找寻数学与生活的切合,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生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找寻数学与生活的切合,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生长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正因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而《数学课程标准》在制定时就明确提出“数学是人类生活工具”的理念,并在实施纲要里指出:“数学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出发,努力地营造一种让他们感到‘似曾相识’的情景,最终还将他们带入生活。”从《课标》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数学教学应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让他们在这样的情景里习得知识,掌握能力、获得素养。  一、找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获得深层的数学知识  数学与生活总有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华罗庚所说“世界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

2、,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既然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此紧密,那么我们的数学就不能离开生活,而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为此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找寻数学与学生生活经历的最佳契合点,从而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的交融、碰撞中获得深层的知识。  例如“除法应用题”的教学。二年级“除法应用题”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提高学生运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低年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健全,还不能将“书面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故而我在教学时,将这个数学问题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即创设了一个学生熟知的“食品屋”,然后让学生到

3、“食品屋”4购买商品。首先呈现初始信息“我带了50元钱,想买面包……”以此引发学生针对此信息进行提问,有的学生说:“首先要看一块面包需要多少钱?”有的学生说:“假如一块面包是5元钱,那么50元钱可以买几块面包?”第二步,我呈现出“学生拿着若干的钱,进行购物”的信息,然后由学生间互相发问,由尝试解决问题。第三步:我鼓励学生进行编创,如用50元钱既要买面包,又要买饼干,可以各买多少?这样将原本枯燥乏味的除法应用题置于学生们熟悉的购物情景之中,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书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此情景的学习,更能将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与深

4、度。  二、找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数学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故而数学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始终将教学的立足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应打破这种传统,努力将数学与生活进行有效的链接,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知识的一个重要目

5、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此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中规中矩的“长方体”和“立方体”,故而在实际运用时,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例如“一个农场主想用(80厘米×60厘米)一块板,做一个长是40厘米4,宽是30厘米,高是25厘米的箱子,请问这个板材够不够用吗?”如果从“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计算的角度出发的话,就会得出80×60=4800(平方厘米)和40×30+(40×25+30×25)×2=4700(平方厘米)两道算式,这样一比较就知道“够不够用”。然后,实际操作时,真的够用吗?于是我让学生动手剪纸片,为了剪纸的方便,我将所有的长

6、度缩小10倍,让学生看看到底够不够用,结果,学生却发现,无论怎么剪,都无法避免浪费,都无法保证做一个符合标准的箱子。这样,学生在这“实际的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地验证了书本知识,还找寻书本知识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差距,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找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思维  日本著名的数学家米山国藏曾说过:“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在心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生受益。”为此,

7、作为思维体操的数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用数学的目光来审视,能够用数学的思维来分析,能够用数学的策略来解决。  例如“体积的概念”的教学。如何让学生能够在“体积”的学习中感受数学式的思维,我在教学时,将“体积”的教学置于学生们熟知的童话故事“乌鸦喝水”里。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乌鸦喝水”的视频,然后问学生:“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当学生说出石子放进瓶里,水面就升高时,我追问:“4为什么瓶中放进石子水面会升高?为什么放了许多石子后乌鸦才喝到水?”当学生说出“石子”有体积的认知后,我还紧追不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