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5342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多维度呈现 积累空间表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维度呈现积累空间表象 【关键词】《周长的认识》空间表象教学实践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95-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呢?笔者认为,教师要采用开放的课堂教学,多维度呈现,帮助学生积累空间表象,让学生自主理解和建构数学知识,达到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现根据自己在《周长的认识》一课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开放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兴趣4 《周长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关于图形的认知,学生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导入新课环节,笔者先从学生
2、喜闻乐见的数学游戏开始,带领学生展开新知探究:笔者出示课件,展示小明和萧红围着操场赛跑的情境,要求学生猜测哪个能赢。视频中的小明跑完了操场的一圈,而萧红只跑了半圈就退出了。由此,学生判断小明获胜。此时笔者切入课题:你认为什么是操场的周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根据视频,认为操场的周长就是绕着操场跑完一周的长度。接着笔者带领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周长:你能指出数学课本的周长吗?请举例说出你准备的物品的周长是什么?学生拿着数学课本,一边用手比划从哪儿到哪儿,一边指出这一周的长度。有学生拿着一片树叶,用手绕着树叶一周,指出这就是树叶的周长;还有学生拿着文具盒,从文具盒的一个角开始,用手绕着一
3、周再回到这个角,指出这就是文具盒这个面的周长…… 以上教学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直观的感知和触摸,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一步步领悟周长这个概念的初步含义,为下一步探究周长的计算公式奠定了基础。 二、突破教学难点,启迪学生思维 在《周长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中,难点是要让学生理解周长是个“封闭”的长度以及周长的测量方法。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笔者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笔者先拿出一个钟表,用食指指着其中一个地方,让学生指出钟面的周长是哪里。学生从老师的食指的地方开始,用手指绕着钟面走一圈。此时笔者提出问题
4、:为什么要从老师食指的地方开始?学生认为,钟面是圆的,从食指开始再回到食指处,就能够看出这是圆的周长了。笔者再追问:你认为周长是什么?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指出的钟表、文具盒、树叶等物体的经验,认为周长就是“从一点开始,沿着图形边界绕一圈,又回到该点的长度”。还有学生指出,周长就是“一个物体一周的长度”。那么,周长需要符合几个要素呢?学生指出:必须是从一点绕一圈,再回到这点。4 第二个层次,笔者让学生动手描出一个物体的周长。学生在描画一片树叶的周长时,笔者再引导学生思考:叶柄部分为什么也要描?为什么描了里边的叶脉也不对?学生发现,描画周长不能留空,要全部连起来,另外要围绕着树叶的外围一周
5、来描,而不是将里边的叶脉也描上。接下来笔者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漂亮的带金边的礼盒,要学生描画出这个礼盒的周长。学生认为,要将礼盒的金边首尾相连,围成封闭的一周。 此时笔者让学生将教材中对周长的定义读一遍,深刻理解周长这个概念的内涵。学生抓住了封闭,又抓住了一周,由此对周长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三、强化应用,内化数学理解 为了让学生对周长这个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笔者着手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应用中深化,直到将数学理解内化于心,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首先让学生动手测量周长,看看用什么方法比较简便快捷,又准确无误。学生提出可以用三角形,或者是尺子。笔者追问:那如果尺子不够
6、长呢?学生指出,可以多量几次,然后将长度加起来就行了。如果量一个正方形,你怎么做?学生认为,可以先量出这个正方形的一条边的长度,然后再乘4,因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也有学生指出,用绳子围着正方形一周,然后量出绳子的长度。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了周长的意义,为学习周长的计算公式打好了基础。接下来,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如下图,老师该用多少米的篱笆才能将菜地围起来?学生指出,靠墙的一边不用篱笆,因而需要的篱笆的长度就是3×2+7=13(米)。 总之,空间观念的形成,需要足够的空间表象的积累,教师只有从多个维度展开引领,才能让学生看到直观的图形,从而建构抽象的空间观念。通过
7、《周长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学生从“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中体会到“一周长”这个含义,再从“描一描”“画一画”中领会到“封闭”4的含义。这样多维度的呈现,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空间表象,从而完整地把握了周长的要素,深刻理解了周长这个空间概念。 (责编林剑)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