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ID:11511580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2

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第1页
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第2页
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正阳县慎水乡刘桂小学陈亚丽表象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以痕迹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现,但在一定条件(刺激)影响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这就是表象。表象是通过感知下的形象,因此它是直观的、形象的;但表象总是在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的是感知对象的一般特点,因此它是概括化了的形象。形象思维是人在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没有表象就不可能有形象思维,正确、丰富的表象积累是培养形象思维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丰富学生的表

2、象积累,以表象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一、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丰富表象积累表象以感知为基础,没有感知,表象就不可能形成,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感知越丰富,建立的表象越具有概括性,就越能发现规律性知识。但是,丰富学生的感知不能靠大量的、单一的材料简单重复,而是要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如运用实物、模型、图片、操作等途径,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加强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一方面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感知;另一方面通过演示、操作,像量一量、

3、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感知,获得丰富的表象。3例如,教学“圆的局长和概念”时,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圆周”和“圆面”的表象,教师可以找一个圆的实物模型,在圆的周围镶有红线的圆,把圆的周长明显地显露出来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用手指沿着圆周边缘摸一圈,在触觉中突出“周界”的感觉,使学生感知圆的周长是一长封闭的曲线,与长方形、正方形成折线状的周长不同。再让学生伸开手掌对圆的表面用手摸一摸,获得“平面”的感觉,使学生感知到圆的面积是指封闭曲线内部平面的大小。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圆的实物上用彩色笔把绘出圆的

4、周长,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圆的面积。最后再让学生对圆周长、圆面积比较,加深印象。这样通过观察、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来获得具体的圆的周长和面积概念表象,在以后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学生头脑中就会浮现出“圆周”和“圆面”相应的表象,不致于使二者混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空间观念。二、以表象为基础,进行联想和想象形象思维实质是人们的直觉和经验的应用,人们对这种直觉、经验的研究工作刚刚开始,还没有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但可以说,以表象为基础,进行联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方式。经过

5、形象的概括加工,能够达到识别事物本质,并进行再造性和创造性的想象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表象的形成虽然离不开感知,但它一旦形成,却能摆脱感知的局限性,而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形象思维从本质上讲也可以说是表象的运动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表象来展开丰富的想象活动。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不过,想象的水平是依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和质量的情况为转移的。表象越贫乏,其联想与想象越狭窄、肤浅;表象越丰富,其联想和想象越开阔、深刻。所以开展联想和想象活动也是训练学生形象思

6、维的重要手段。3三、数形结合,而种思维和谐发展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几何知识中有关形的概念是客观现实的空间形式及其关系在头脑中的反映。几何图形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既具体又抽象,因此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对几何图形的感知与理解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既要利用感知因素来促进学生对空间形式的概括,又要防止和克服感知因素的消极影响,以达到对图形本质的理解。”效形结合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交叉运用,使前种思维互相促进,一和谐发展的主要形式;数形结合教学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

7、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总维定势,鼓励学生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让学生充分表现他们的“发明”、“创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不拘泥于教师教过的解题模式,追求解题方法的新颖和奇特,能从新的角度、用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