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8515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浅谈如何变“被动发现”为“主动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变“被动发现”为“主动探索” 摘要:变“被动发现”为主动探索,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贯追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发动学生主动展开质疑活动,引入先学后教意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丰富评价方式,都能改变学生学习意识,激发主动探究热情,变“被动发现”为主动探索。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B-0010-02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走教案”现象特别严重,他们不顾学生的实际需求,一味按照教案预设展开教学,势必造成学生学习被动现象。变学生被动发现为主动探索,需要教师深入
2、做好教情学情调查,贯彻以学定教原则。发动学生展开质疑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对提升学生主动探索品质,有效构建学习认知有重要帮助。 一、学生质疑,体现以学定教原则 发动学生主动展开质疑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师要注意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环境,为学生主动质疑创造条件。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点明质疑的重要性,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意识,对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特殊作用。 (一)优化自主学习环境6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多种阅读学习形式,对文本学习内容进行了解探究。为优化自主阅
3、读学习条件,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环境。如改进自主学习引导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信息材料,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调查,让学生搜集整理资料,都可以为学生顺利展开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环境。 (二)发动学生主动质疑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规划,但教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政命令,教师要关注教学生成,随时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改造。发动学生展开多重质疑活动,认真倾听学生的反馈意见,掌握学生学习的现状,针对学生学习体验展开教学调整,体现以学定教原则,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学生质疑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化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随时展开质疑活动
4、,无论学生质疑有无讨论价值,教师都要给予支持和鼓励。 发动学生展开质疑活动,教师要有科学导向,最好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提示,否则学生质疑会远离主题。如《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导入后提示:感受小康、解读富裕,从不同角度对小康、富裕进行感知,大家对相关概念和论述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纷纷提出问题:从衣食住行感受小康、富裕,衣食住行都有改善,可差异性依然存在,究竟什么样的衣食住行算是小康、富裕呢?人民生活总体水平如何计量呢?鼓起来的“钱袋子”6,多少钱算是鼓起来呢?什么是恩格尔系数?邓小平为实现小康提出三步走战略设想,进展如何?教师针对学生问题,与学生一起
5、展开讨论。有些问题学生解读不清,教师给出自己的见解:邓小平提出三步走设想,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都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第三步需要到21世纪中叶才能印证,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质疑活动,并给出方向性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展开多重思考,给出多种质疑问题。这个质疑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感知的实践体验。教师组织学生展开释疑活动,确认了以学定教原则,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二、学生选择,观照个体差异因素 学生学习呈现个体差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教师要从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悟性、学习习惯等方面展开学情调查,并根据学生
6、学习个性特点设计教学策略,以满足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诉求。 (一)学生个体学情调查 学生学习基础呈现个体差异,这是因为学生学习认知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悟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距离,体现在学情方面,可以为教师教学设计提供重要信息支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个性差异投放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升教学针对性,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体现人文教学意识 课堂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会根据预设展开教学环节,这是强行灌输行为,适合度不会很高。因此,教师要有学生参与意识,在教学设计时参考学生意见,在课堂教学环节展开时征求学生意见,在训练投放时,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利,在课堂评价
7、总结时,吸收学生观点。新课改要求教师实现身份转型,变课堂教学6主宰者为课堂参与者、服务者,目的就是要强化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留有时空,也是新课改的基本精神体现。 《全面共同富裕》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三项课堂活动,让学生决定实施哪项活动:小组讨论:我国当今存在一些弱势群体,形成原因是什么?课堂辩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利弊谈。笔谈:如何才能实现社会平等,你有什么建设性意见?学生大多选择课堂辩论,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分成正方、反方,教师担任评委和主持。辩论开始后,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热烈。正方学生说: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不仅能给其他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