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182222
大小:2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11
《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教师。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
2、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1、批判性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课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若能抓住这些时机引导学生质疑,就能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
3、。《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有这么一处描写:“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一名学生对作者运用“微笑”一词很不满意,认为应改为“苦笑”,理由是大年夜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这个小女孩却冻死在街头,她会微笑吗?安徒生爷爷是不是用词不当?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矛盾处理解,并给予点拨,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进一步。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敢于批驳前人的观点,其创造个性得以充分展示。2、探究性质疑。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
4、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学生对诸葛亮利用草船巧妙借箭深感佩服,然而也提出疑问:如果曹操向草船射出“火”箭(箭头带火),那诸葛亮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吗?看来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已进入到深层次探索阶段,教师要
5、适时启发学生抓住一些关键处来深思,如抓住“雾气很大”等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诸葛亮考虑周全、料事如神。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问,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