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7668
大小:10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论独立学院师范专业隐性课程的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独立学院师范专业隐性课程的开发 摘要:隐性课程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生源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传统的显性课程体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从物质环境、精神文化、专题活动三个层面开发与构建隐性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师范专业;隐性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19-02 独立学院起步较晚,在社会认同中,人们还普遍存在着心理落差,学生的理论水平有
2、限,技能水平也不够。独立学院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更是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隐藏起来的隐性课程。 一、隐性课程的特点及功能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在1968年首先提出来的[1]。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隐性课程被称作“潜在课程”,是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常会体现在班级环境、校园环境等方面,主要包括以学校建筑为主的物质环境,以不同校园文化为主的文化环境,以及各种人际环境。 在西方教育领域,课程研究者早已将隐性课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
3、课程能更好地养成某些持久的社会性品质,如品质、习惯、态度等。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社会性品质甚至比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7 而在我国,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才开始关注隐性课程。有关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基本限定在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内,而较少关注到独立学院的师范专业,如《论新建本科院校隐性课程的开发》、《浅析师范院校隐性课程的开发》等文章都是从普通本科院校的角度来探讨隐性课程的实际意义。而部分地方独立院校也担负着培养人民教师的重任,虽说可以借鉴甚至是照搬某些本科院校师范专业的课程计划,共
4、享显性课程资源,但其效果仍旧有限。因此,隐性课程的开发对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很有必要。 (一)特点 1.隐蔽性。相对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存在状态是不易被察觉的,甚至经常被忽视。由于隐性课程游离在学校政策与课程规划之外,不受重视是必然的。然而,在学习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这种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最深刻、最有意义的。 2.持久性。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隐性课程经常伴随各种不同的物质形态、意识形态出现。虽然不易被察觉,但是其影响力却能贯穿整个教育经历,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又如情感的熏陶等。
5、这种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人产生的影响,一经确立,极难改变,能持久地影响人的心理。 3.灵活性。隐性课程的表现载体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有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凸显特色的教学环境,极具感染力的课堂氛围等。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影响学生的各个方面,如意志品质的养成、情感态度的历练等。7 隐蔽、持久、灵活多变的隐性课程,不仅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教育,而且能很有效地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能极大地改善教育的效果。 (二)功能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等重
6、要,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化,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在隐性课程中无意习得的规范、价值与态度,能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达成学习目标。 二、独立学院师范专业开发隐性课程的现实意义 在近些年的研究过程中,国内外的研究者基本达成一点共识,认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属于课程体系中,是一种内隐的教育影响因素。当然也存在分歧,如在隐性课程的外延问题上,还没有定论。 布卢姆曾指出,在教育过程中隐性课程同样重要,尤其是在某些教学目标的达成上,如品质、习惯的养成[2]。这些社会性品质与
7、知识、技能一样重要,对学生的成长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符合新时期教师人才的素质要求7 独立学院师范专业课程以显性课程为主,在第四学年安排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但迫于就业压力,大部分独立学院的教育实习流于形式,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很多学生利用这个时间段出去寻找工作。即使有人参加了教育实习,也因为缺乏职业指导而收获不多。加之教育实习只集中在第四学年,缺乏连贯性和持续性,自然收效甚微。以显性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传授了理论知识,却没有关注到学生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的
8、培养,导致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要培养优秀的人民教师,独立学院师范专业的课程建设就必须重视隐性课程。 (二)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了,课堂教学的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情境陶冶法已经展现出积极的影响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思想的形成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需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3]。由于这些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更多地产生于课堂之外,所以从长远上来看,学校必须借助隐性课程。 (三)符合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 独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