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

ID:3149739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_第1页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_第2页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_第3页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_第4页
资源描述: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理解真情个性刻画  摘要:素描,作为西学术科中认识与表现客观事物的知识与一种手段传到中国来,经历了一个从缓慢接受到迅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央美术学院60年”大展在展出期间吸引了数万名观众,在钱绍武先生的《小珠珠》等素描人像中,不仅体现了高超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他对于描绘对象的细致观察,对于他们的形态神韵的把握与表现。  关键词:性格特征形象特征人物肖像理性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15-01  钱绍武先生是1950年代留学俄罗斯(前苏联

2、)的中央美院教师,他虽然受到了系统的西方学院教育,却把眼光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并且付诸于自己的艺术实践。例如,钱绍武先生特别注意中国艺术传统中的整体观与局部观,即“远观其势,静观其质”还有中国传统画论中的“气韵生动”,这使得钱绍武先生的素描与速写,虽然借鉴了西方素描大家的自由潇洒,体现出一种凝神结想,一挥而就的速度感与生动感,但在整体轮廓线条的把握与局部结构的准确方面,仍然保持了可以细品的视觉质量。4  钱绍武先生注重在生活中观察、分析、比较,研究不同环境和不同职业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特征,他长期

3、生活在这些人物的环境中,熟悉理解他们,因此画出的人物栩栩如生。钱绍武先生在八十年代初期赴大庆油田,深入油田钻井第一线虚心学习钻井工人的英模事迹,画了许多反映石油工人的生活肖像,在艺术实践中自觉地把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看做是第一位的创作过程,认为对人物的熟悉、理解是画家进行艺术概括的依据和准绳。只有理解到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只有理解了人物的性格才有依据去辨别人物外部表现中哪些是本质的或非本质的东西,进行提炼取舍。否则只能反映现象,无法反映本质,也不可能去掌握体现人物本质的外部特征。作者从自己成

4、功和失败的经验中深切体会到,了解前和了解后所产生的感受和画出的实际效果是迥然不同的。  当感觉为理性所指导时,感觉是敏锐的,使作者的眼睛明亮起来,从混杂的现象中分辨出人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当感觉失去理性的指导时,则感觉是迟钝的。有时甚至把本质的与非本质的东西混淆起来,以至对人物性格作出不正确的反映。  画家通过对人物的熟悉理解才能培养其深厚感情。这种情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物有了理解,才能体验对象本身的感情;二是指理解了对象,才能激起作者对描绘对象的感情。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但都和对人的理

5、解分不开。在这些人像素描中充满了作者的激情,这种激情的源泉来自实践。在实践中熟悉理解了人的性格、品质,感到自己和工人、农民、科技知识分子有着共同的命运,才可能满怀激情地去赞美他们。  在钱绍武先生的人物素描作品中,人物都是通过鲜明的个性反映出任务的社会本质的。作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性格作了细致的个性刻画。这些人物既不是那种失去生活具体性的概念化的剪影,又不是那种脱离人物社会本质的生物学上的“个体”4。这些肖像表现了不同的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不同的人物个性。  钱绍武先生的人物肖像最重要的是对

6、人物特点和不同的性格作具体细致的分析和比较,他曾经画过一位女性舞蹈演员,由于没有了解这位演员的经历、性格和精神风貌,匆忙描绘,结果将女演员画得像个悲剧演员。为了真实地展现她的人物精神风貌和性格。钱绍武先生跟随剧组体验生活二个多月,对这位演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是一位外表端庄秀气、有极强事业心的舞蹈演员,在第二次为这位演员画肖像之际,钱绍武先生选择了仰视的角度以适于表现她的性格,写生时将其脖子有意画长一点,嘴角和头发进行适当的夸张处理,给人以爽朗之美,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文艺工作者的形象特征。只有基于作者

7、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和体验,才能从细微中表现出人物的鲜明个性特征。也就是对个性特征的刻画必须是在对人物本质的理解指导下去进行。刻画鲜明的个性是为了深刻地反映人物的本质。  钱绍武先生的人物肖像写生经验是坚持从表现人物性格出发,探索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就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在笔先”。在他的肖像作品中,对于用笔的刚柔、粗细、快慢;任务角度的俯仰、正侧、高低;画面的虚实、隐显、明暗、强弱的对比,以及表现工具的质地等等均是从表现任务性格的需要出发,在作画前经过周密考虑才决定的。4  在探索内容与形式的结

8、合上,他的肖像写生不同于一般的习作,这些作品通过对生活的提炼加工,深入刻画任务性格,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劳动。钱绍武先生从事的专业是雕塑,所以肖像画不仅在形体结构上非常扎实、准确,有强烈的雕塑感,而且吸收了雕塑中那种简洁、简炼地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在线条的运用上,吸收了中国绘画和书法中某些特长,充分发挥线条的表现力。在形象关键部位所用的线条,都是经过精细观察后,对人物性格所下的最明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刘汝醴.艺术放谈[J].江苏美术出版社,1986年8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