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丁俊《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ID:31495105

大小:38.53 MB

页数:240页

时间:2019-01-12

丁俊《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_第1页
丁俊《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_第2页
丁俊《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_第3页
丁俊《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_第4页
丁俊《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丁俊《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丁俊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丁俊主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6ISBN978-7-226-03800-0Ⅰ.阿…Ⅱ.丁…Ⅲ.①阿拉伯人—民族历史—通俗读物②阿拉伯人—民族文化—通俗读物Ⅳ.K370.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085264号责任编辑:李树军封面设计:马吉庆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丁俊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730030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0号)兰州大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印刷开本880毫米×1230毫米1/32印张7.

2、5插页2字数208千2009年6月第1版2009年6月第1次印刷印数:1~1000ISBN978-7-226-03800-0定价:25.00元序言①朱威烈当今世界,一提到阿拉伯人,许多人想到的除了《天方夜谭》和滚滚的石油外,可能就是动乱、暴力乃至“恐怖主义”了,这实在是很可悲的事。之所以会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近代以来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散布的“西方中心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贯穿着“西方中心论”的“东方学”,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权力话语,无不烙有难以磨灭的殖民主义深痕。殖民列强用来为其殖民主义行

3、为提供合法证明的有关阿拉伯伊斯兰和东方的信息和知识,很多就是来自东方学研究。而东方学的话语,或者说西方的话语,就是产生于殖民主义时代的权力话语,其内在的一致性,其严格的程序,都是为西方读者、西方统治者和消费者设计的。即以冷战开始至今对中东事务卷入最深的美国而论,为其政策制定者提供分析、建议的中东问题专家,大都受过严格的东方学训练,他们惯于运用东方学的话语,从一些老旧的观念出发,描述阿拉伯世界的矛盾、冲突、事件或宗教、文化、社会现象,并以此作为政策建言的依据,这几乎成为一种规则。20世纪90年代,用这种方式来对当代世界场

4、景作文化和政治分析的最有名的,当首推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而紧随其后的费兰西斯·福山、保罗·约翰逊则进一步鼓噪,扬言“殖民主义卷土重来,绝非为时过早”。于是,19世纪那种殖民主义模式———为使欧洲人在商业上获利,必须使东方国家重新恢复政治秩序,到21世纪前后又一次甚嚣①序言作者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阿拉伯世界研究》总编,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约旦皇家伊斯兰文明研究院通讯院士,埃及阿拉伯语科学院通讯院

5、士。1尘上,使超级大国的决策者、传媒的眼光一下子转向东方,早在“9·11”事件之前,就已经在阿拉伯伊斯兰中寻找并设定无赖国家和邪恶帝国了,伴随这种政策导向的,是西方的影视、电子媒体、印刷媒体中充斥着将伊斯兰和恐怖主义,或阿拉伯和暴力,或东方和专制等同起来的负面的定型形象。由于国际舆论工具十之八九掌握在西方人手中,因此,这种对阿拉伯伊斯兰的负面宣传影响广泛。事实上,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和显著地位,不仅有过卓越的历史贡献,而且至今仍具活力。美国著名的黎巴嫩裔历史学家希提(PhilipK.Hitti)在

6、《阿拉伯通史》中说:“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帝国,而且是一种文化。他们继承了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上极盛一时的文明,又吸收而且同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主要特征。后来,他们把其中许多文化影响传到中世纪的欧洲,遂唤醒了西方世界,而使欧洲走上了近代文艺复兴的道路。在中世纪时代,任何民族对于人类进步的贡献都比不上阿拉比亚人和说阿拉伯话的各族人民。”①希提还说:“讲阿拉伯话的各国人民,是第三种一神教的创造者,是另外两种一神教的受益者,是与西方分享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人民,是在整个中世纪时期高举文明

7、火炬的人物,是对欧洲文艺复兴作出慷慨贡献的人物,他们在现代世界觉醒的、前进的各独立民族中间已经有了自己的位置。他们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有着无比的石油资源,他们对于人类的物质和精神进步,一定会作出重大的贡献。”②这位阿拉伯裔的史学家同时感叹道:人们对阿拉伯“所知道的却太少了,不知道的却太多了。比较起来,我们对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了解已经开始超过我们对于阿拉比亚大部分地区的了解了。”③我们中国人对阿拉伯的了解又何尝不是这样。事实上,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相互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①[美]希提:

8、《阿拉伯通史》,第2页,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②同上,第904页。③同上,第1页。2岛开始传播,阿拉伯哈里发政权建立后,便于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遣使来华,这是见诸中国史籍的关于双方官方正式交往的最早记载。唐人杜环所撰《经行记》,是中国人对阿拉伯地区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等情况所作的最早的实地考察报告,这一重要文献虽已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