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数学史料融入数学探究之中

把数学史料融入数学探究之中

ID:31494765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把数学史料融入数学探究之中_第1页
把数学史料融入数学探究之中_第2页
把数学史料融入数学探究之中_第3页
把数学史料融入数学探究之中_第4页
把数学史料融入数学探究之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数学史料融入数学探究之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数学史料融入数学探究之中【摘要】“圆周率”是小学阶段一个学生不可能依靠自主探究得到的概念。在对“圆周率”数学史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构思,首先解决圆周长问题时,设计疑问;接着在实验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疑问;然后通过简要回顾数学“圆周率”的历史,认识圆周率;最后总结圆周长公式。【关键词】圆周率设疑积疑释疑数学的概念、定义、法则的产生与形成,大多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课堂上让学生真实地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在设计数学探究的过程时,我们通过阅读相关的数学史料,再结合学生的学习现实,确定哪些过程适合于学生探究,哪些过程只要学生读史了解?下面

2、以“圆周长”一课中设计“圆周率的教学”为例来阐述具体做法。一、读史感悟圆周长的精确测量是一个千古难题,在对这个难题的破解中,人们发现了圆周率。圆周率的发现经历了实验时期、几何法时期、分析法时期、计算机时期这四个时期。从实验时期到几何时期,是人类对于圆周率求值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从几何时期到分析时期,是代数思想发展带给数学的生机;从分析时期到计算机时期,对圆周率的认识达到了质的飞跃,成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对数学的一大贡献。8当然,要在短短的40分钟内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亲身探究这样的一个过程,无论从时间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说是做不到的。我们可以做的是,

3、创设情境,在经历了用实验法只能得到圆周率的大致值的体验之后,介绍之后的关于圆周率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来认识圆周率,学生头脑中的“圆周率”才是比较完整的、真实的。为得出圆周率,以下两个活动必不可少。第一,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圆的周长与直径,再算出它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第二,在操作后发现它的结果是三倍多一些,但又不能确定是几时,展示事先准备的资料,介绍圆周率的发现史,进而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从心理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一个认知过程。为让学生在圆的周长的教学过程中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在圆周率的教学这一个环节中设计了积疑

4、、设疑和释疑这样一个学习过程。积疑,就是让学生在直接测量一些圆形物品周长的基础上,指出如果要测量黑板上的圆,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设疑,就是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说一说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了解不同时期对圆周率有不同的说法,并通过实际测量发现,圆周率总是得不到统一。这时教师介绍圆周率的发现史,进行释疑。二、教学实践(一)积疑――从可以直接测量圆周长到不可能直接测量【片段一】8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着的一种现实,对于这一个关系进行探究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即当不能直接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怎么办?教师为同桌学生提供一枚1元硬币与一颗中国象棋子

5、,引导学生“化曲为直”直接测量出圆的周长。接着教师提问,如果要知道画在黑板上的圆周长,你能用什么办法?师:当一个圆形在某一个柱体上时,可以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来解决。但如果是一个圆形,我们直接测量周长就很困难了。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生:可以测出圆的直径,再乘3.14。师:为什么可以这么做?生:因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教师板书:“直径3.14倍”“圆周长=直径×3.14”)师:你是怎么知道周长是直径的3.14倍的。生:我是看书知道的。师:老师也看到一本书,上面是这样介绍的:公元前200年《周髀算经》周三径一生:这里说的是“周长是直径的3倍”。(教师板

6、书:“3倍”)师:现在怎样求圆周长?生:圆周长=直径×3。师:现在我们得到了两个求圆周长的式子,用哪一个来做才是正确的呢,或者说两个都有问题?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来验证?8(教学意图:对于圆周率的值,有部分学生可能已经通过看书有了认识,但又不可能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个认识起点,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同时教师再举一个书本中的例子,发现书本对于圆周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生发了进一步进行验证的需要。)(二)设疑――从不能直接测量到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求圆周长【片段二】用实际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再通过计算来探究圆周率的过程,

7、就是实验法。这是人类探究圆周率最原始的方法,需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最少,适合于小学生操作实验。但我们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方法并不是求圆周率的最佳策略,不可能对前面所积累的疑问得到圆满的解决,只是让学生掉进更大的疑问之中。生:我们前面已经测量出一枚1元硬币和一颗中国象棋圆面的周长,现在只要再测量出它们的直径,除一除就可以得到结果了。师:听清他讲的意思了吗?(学生测量并计算)师(找两张结果都是三倍多一点的在投影上展示):你有什么发现与疑问?生:我发现求出的结果并不是三倍,而是三倍多一点,而且两次的结果并不相同?师:有没有结果刚好是3.14的?有一组学生举手。教师把他

8、们的结果展示出来,见下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