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北大谈昆曲被轰,尴尬离场

于丹北大谈昆曲被轰,尴尬离场

ID:31493773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于丹北大谈昆曲被轰,尴尬离场_第1页
于丹北大谈昆曲被轰,尴尬离场_第2页
于丹北大谈昆曲被轰,尴尬离场_第3页
于丹北大谈昆曲被轰,尴尬离场_第4页
于丹北大谈昆曲被轰,尴尬离场_第5页
资源描述:

《于丹北大谈昆曲被轰,尴尬离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于丹北大谈昆曲被轰,尴尬离场  有人戏谑道,鸡汤熬多了,“名厨”也会遭遇味觉疲劳。2012年11月17日晚,在北京大学剧院上演的昆曲专场大师云集,精彩纷呈,然而最后却出现了意外插曲:主办方邀请知名学者、北师大于丹教授上台分享心得、感受时,却被观众高呼“下去”、“你没资格代表我们。”于丹不得已尴尬离场。  此消息由名为“五言六句”的博友最先发布,随即在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化明星与传统文化、道德建设与文化涵养的大讨论。一时间,各种说法各种评论纷至沓来,有赞同轰于丹的,也有质疑学生包容性的,更有学者发表观点,认为于丹透支了公众兴趣,被轰是迟早的事。  那么,这次事件的背后,到底折射了什么呢?

2、  观点提炼  1.没必要夸大于丹被轰的情绪表达  有一个常识需要我们记取:在文明政治或公民社会范畴,演讲是公共或政治人物时常正面民众的主要方式。他们是被砸臭鸡蛋还是西红柿,或者是被掌声与鲜花包围,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这既无关私德,也无关素养。举例而言,那些在讲台下起哄的北大学生,真面对于丹的时候,果真会如此虚浮轻狂?弄懂这个道理,自然不会简单地道德谴责。  以“轻量级”7的道具或声音表达对公共人物的不满或异见,不过就是当时当地的情绪表达与价值选择而已。只要扔的不是匕首、起哄但不骂娘,一个自由开放的言论场,当有起码包容的勇气与肚量。倒是那些“想的太多”的专家或话语掌控者,应惯于对待这

3、样的尴尬与“不同”,在理性制度与感性表达中寻求文化与社会的共识,达成思想与权利的真正和谐。(邓海建,齐鲁网)  2.“被代表”的时代已终结  现在进入了一个什么时代?是一个公民时代,或者叫大家行进在公民社会的路上,那种总是“被代表”从不发声拒绝的时代过去了。当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安于“被代表”,并在权威人士面前敢于说“不”之时,这何尝不是极其宝贵的公民意识?  而我们的名人明星每当在开口讲话时随口代表全体和大家的习惯的确该改改了,因为被代表们不再沉默,他们尊重名人明星,但也希望被名人明星所尊重,不再甘于“被代表”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方面而已,名人明星需要适应公民社会的语境。(周稀银,中国新闻

4、网)  3.多元表达比对错更重要  其实,完全没必要纠缠于北大学生“轰于”的对错,正如我们无法界定于丹的心灵鸡汤是否给这个社会带来了真正的慰藉。核心的价值在于,我们是否允许多元化的表达,是否允许表达过程中出现的激烈冲突的存在,是否对这种冲突秉持正确的认识态度。7  基于这种文化理性,应该倡导并形成这样的文化氛围:多元价值并存互容,理性批判不失气度。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只有兼容并蓄,方能生机勃发;只有理性批判,方能纠谬回偏;只有良性碰撞,方能激发灵感。几个青年学生的激情表达,与其视作缺乏涵养,倒不如将这种情怀当做文化前进的动力。  宽容于丹,宽容北大学生,宽容他们之间的“故事”,才是文化

5、发展应该秉持的态度,也是社会能够给予文化的最好环境。(张瑞东,《北京晨报》)  4.多元表达考验文明理性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场中,你可以觉得别人“太俗”,可以说出自己的批评意见,但以简单粗暴的哄闹、轰人下台的嘘声去表达,缺少基本的礼貌,而且在情绪冲动之下,越过了社会文明的边界,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一个熟悉的格言,其实对于丹和台下的观众都适用。(汤嘉琛,《人民日报》)  5.于丹被捧又被轰,折射着什么  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中没有任何寄托的时候,尽管物质会变得丰腴,但是这种空虚会让我们造神,并且能够将这种希望寄托于一个人的身上。于是,

6、在这样的境况下,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帮助我们什么,那些不痛不痒的偶像便被制造出来,成为个人崇拜的工具。我们曾经受到过个人崇拜的伤痕,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够牢记着其中的根源是什么。  将于丹捧红的是我们自己,将于丹轰下台的也是我们自己。人们只有在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时候才能将这样的希望寄托于别人的身上,这本身展示和折射的是我们不仅文化上不自信,在生活上也不自信,而这种心态也成就了我们周围浮躁的社会环境,没有人能够静下来做点事情,因为一旦静下来就会被遗忘,于是,只能陷入拼命制造偶像的过程中去不能自拔。(王传言,红网)7  媒体调查:你最想轰下台的名人?  于丹被轰下台事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7、。除了于丹,还有多少名人是你最想轰下台的?日前,一项由《南方都市报》联合腾讯网站推出的“你最想轰下台的名人”调查,列出了12位饱受争议的名人,既有于丹、易中天、余秋雨、孔庆东这样的学术名人,也有张绍刚、杨锦麟、梁文道这样的电视主持人或媒体人;除此之外,不幸“中枪”的还有娱乐圈名人高晓松、以“公知”为己任的司马南、“打假斗士”方舟子等等,甚至连香港美男作家马家辉、因诸多履历内容均系编造而广受质疑的日本人加藤嘉一也赫然在列。其调查显示,以“毒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