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205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为小学英语学习两极分化“把脉开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为小学英语学习两极分化“把脉开方” 摘要:随着年级的升高,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逐渐严重。大班化的教育,大多数学生得不到关注,导致灵敏度不是很高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激励肯定,从而陷入一个英语学习的恶性循环中。小班化教育是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它以“个性化教育”为根本,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学生提供符合其个性特征的“适应性”教育,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学生的社会性素质相统一。小班化教学使因材施教不再是一句空话,是消除小学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行之有效的润滑剂。 关键词
2、:两极分化;小班化;学习兴趣;个性差异;团队意识 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都认同随着年级段的升高,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逐渐严重,大班化的教育,大多数学生得不到关注,导致灵敏度不是很高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激励肯定,从而陷入一个英语学习的恶性循环中。 小班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趋势,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是区别于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育,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学生数量的变化,隐藏在其后的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和变革,它能使师生之间关系更加和谐,使因材施教不再是一句空话,更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
3、语的兴趣,缩小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程度。 一、刨根问底――揪“病因”4 基于对小班化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在学期初,我采用了问卷法对六年级三、四、五班学生共1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也是对教师的反馈调查,看看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否适应学生,能否适应教材,学生是否喜欢,这是关系教学成败的关键,反馈意见大致如下: (一)45%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课,也喜欢英语教师。 (二)上课时教师更关注的是那些发言踊跃的优秀生,对于不举手的学生关注甚少。 (三)优秀生发言积极,成绩优异,得到的表扬与鼓励更多。而大多数学生
4、只能偶尔得到老师的鼓励。 (四)教师上课的手段不够丰富,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有某部分可上可下的学生由于暂时的英语成绩跟不上,同学看不起他们,家长不看好他们,而教师因为班级人数较多,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不能时时刻刻关注他们,令他们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久而久之,英语学习中不懂的东西越积越多,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于是到了高年级之后,英语学习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二、对症入药――“润滑剂” 小班化教育是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是实施素质
5、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它以“个性化教育”为根本,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学生提供符合其个性特征的“适应性”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学生的社会性素质相统一。 (一)小班化教学,润滑师生间距4 小班化由于班级人数较少,教师空间增大,使教师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讲台上,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来回走动于教室之中,穿行于学生之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和每个学生接触,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师生间情感纽带的力量,进而更加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促进教师和学
6、生之间的亲密和谐。 (二)小班化教学,润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更是如此。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决定的。多数学生学英语一开始由于新鲜好奇,积极性都很高,但随着词汇量和语法点的增加,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学思想。这时,就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特别是一些学困生,他们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小班化教学由于学生人数较少,教师能关注到的面相对就较广。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学困生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多一
7、点鼓励、多一点欣赏,让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喜欢老师,爱学英语。 (三)小班化教学,润滑个性差异 21世纪的教育要突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有效进行因材施教,小班化教学是其必然选择。现在的老师一个人带四五个班,每班人数五六十人,老师对每班所授内容都很难分清,当老师对学生不了解,老师很难叫出学生的名字时,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句空话。4 整体班级授课制已有三百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防止英语学习两极分化,小班化教学是最
8、有效的手段。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小班化教学必将更现实、更普遍。 参考文献: [1]周桂珍.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编辑薄跃华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