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让知识自然生长

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让知识自然生长

ID:31491872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让知识自然生长_第1页
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让知识自然生长_第2页
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让知识自然生长_第3页
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让知识自然生长_第4页
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让知识自然生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让知识自然生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让知识自然生长  [摘要]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问题,转变教师课堂提问单线模式,变为师生互动提问,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提问中。这样,教师教学才更具创新和有效,学生学习才更有兴趣和思维。  [关键词]课堂提问师生角色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6-027  课堂提问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极其重要的环节。以往教师占据了课堂问题的设计者和实施者的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答问。由于教师主观意识较强,往往以自己的认知特点、生活经验代替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经验设计问题,故

2、课堂常常出现以下现象:教师设计的问题不适合学生,学生不乐于思考;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很多,但记忆性的、一问一答的问题占了绝大多数,而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性的问题却寥寥无几,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5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本身更为重要,因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而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是迈出创新的第一步。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从传统的满堂灌输转向启发疏导,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思维素质,课堂提问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因此,我们要转变原来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单线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提问中,从

3、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迈出创新教学的第一步。  一、学生参与课堂提问,提高问题实效性  1.学生是问题设计者  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学生以往经验是提炼数学知识的“富矿”,只要善于挖掘和捕捉,努力寻找学生数学学习的真实生长点,就能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合适的感性支撑。所以课前备学,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这些问题是学生的困惑所在,必然也是他们乐于研究的。例如,教学“认识比”一课中,我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学习前的准备:第一,举三个生活中不同类的“比”的例子;第二,说说三个例子有什么不同;第三,提出三个关于“比”的问题到课上讨论。以此来让学生做

4、好学习新知识前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思维经验的准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的准备,提出了以下问题:“比是什么?”“比和哪些数学知识有关系?”“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我惊喜地发现,学生提的问题囊括了教材中所有重点和难点,甚至超出了我的预计。因此,教师要在课前以及学生交流过程中,及时发现、归纳、提炼这些问题,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集体讨论,充分展示不同的观念、情意、智能、技能和知识的见解,使学生经历思维碰撞、解决疑难的过程,顺利构建各自的思维模块。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探究情绪高涨,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是问

5、题理答者5  从学习信息的角度来看,课堂提问就是引出学习信息,学生答问就是产生学习信息,课堂理答就是处理学习信息。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只处于答问的位置,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在“师生共同建构”的自主课堂中,我们认为学生也可以是理答者,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处理或者评价其他学生答问产生的信息。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对称”一课中,某个学生小组研究得出“三角形不都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的结论,另一个小组对他们的研究进行评价和补充:“我们组同意他们的研究,但还有补充,除了等腰三角形,还有等边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6、,它有3条对称轴。”其他小组对于他们两个组的研究表示附议予以肯定,这就是学生在相互补充中完成了课堂理答的过程。  3.学生是问题反思者  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在与同学以及老师的思维碰撞中,对自己的问题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直至完美地得到解决。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强烈,思维经历了多次从自我肯定、否定和再肯定的辩证过程,在不断的反思中磨练智慧,提升能力。  二、教师引导课堂提问,加强问题指向性  1.教师是问题引路人  教师的引,首先体现在课前备学问题的设计上,好的问题,能够兼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思维经验,触动学生思维的

7、节点,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教师的引,更体现在课堂学习中,因为学生受已有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限制,所以探究思路往往会偏离方向。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通过课件演示得出1/3=2/6=3/5914,在观察分数变化规律时发现第一个分数的分母乘第二个分数的分子正好等于第二个分数的分母,也就是3×2=6、3×3=9。显然,学生的思路没有进入正轨。这时,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部分的分数后得出1/3=2/6=3/9,让学生用这一方法去验证,他们很快发现这一方法是没有规律性的,然后引导学生提炼出最终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此,在学生出现思维的障碍和偏差时,教师要适当抓住

8、这个时机设计问题巧“引”妙“疏”,帮助学生打通思维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