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88486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大班额教学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操作实验教学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班额教学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操作实验教学探索 摘要:新课标指出,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操作实验是实现上述目标的良好素材,是再现数学发现过程的有效途径,为数学课堂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笔者对数学实验操作课的组织方式和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从实验方案、实验的具体操作和实验课堂的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大班额教学;数学实验;方案操作;评价 人们记忆里的数学是一个抽象、深奥、严密、以推理为研究主线的学科,很少听到过“数学实验”。其实,新课标提出的“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学
2、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的理念,正是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理论支撑。 数学实验教学是实现上述理念的良好素材,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是探究知识、提升兴趣、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在长期大班额的教学实践中,对数学课堂操作实验的组织、实践和评价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教学建议。 一、数学操作实验课堂的方案设计 操作型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实验―分析猜想结论―验证或证明―4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实际,教师要在备课时对数学实验的可行性进行反复研磨和思考,设计
3、出最有效的实验方案,考虑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实验的实效性、操作时间等问题,提前布置好试验器材和实验分组情况。器材准备要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原则上让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搭配合作,让男女同学人数均等搭配,让动手能力强弱搭配,以每组四到六人为宜方能最大化凸显实验教学的优势。 二、数学实验课堂的具体操作 在实验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组内探究和实验,以此来帮助学生提升自学能力和归纳探索的水平,提高学习兴趣。 1.实验操作与监督。大班额教学环境里,教师要善于培养“小帮手”,帮助自己开展教学活动
4、。组长或学优生当好小老师,积极引导组内伙伴,让他们注意力集中,齐心协力为组内荣誉而战。 2.问题引导和约束。教师在巡视各小组实验过程中,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发状况,适时提醒和辅助,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力求让课堂高效,让学习有效。尤其是班额大、分组多时,更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把握课堂教学进度。 3.结果归纳与反馈。实验结束后,各组长要对课堂实验的结果进行反馈和交流。这是展示学生探究情况的关键环节,是数学实验教学的“灵魂”。教师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尽情抒发和交流,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实践,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就会水到渠成。 三、数学
5、操作实验课堂的评价 数学课堂操作实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亲和力”和“平民化”4,揭开它深奥的面纱。学生在实验情境中的思考和学习,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对数学结论的研究和探索等过程,较之于常规教学,必然印象深刻。因此,教师评价学生在实验课堂的表现时,切不可只停留在表象,而应该不断琢磨,在以下方面进行多元评价。 1.合作与能力方面。数学实验课是让学生“用”数学去“做”数学的过程,衡量一堂实验课,首要看的是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其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知识的意识是否同步、是否匹配也应该深入了解。这是学生的必备能力和特质,也是当前课堂所欠缺的。 2.发现和解决问
6、题方面。在评价实验型数学课时,要着力于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时的具体表现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论成功与否,都值得肯定和表扬。“发现―解决―反思”是研究知识最科学的途径,也是我们在实验操作中着力培养的一种数学潜质。 3.实验过程的延伸方面。实验课程的特殊性告诉我们,它应该是一种开放的态势。当课堂问题不能当堂解决时,必须要及时延伸至课外,以此反哺课堂不足,解决学生的困惑和课堂的遗憾。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上的遗憾并积极追踪和完善,以此更全面、更有效地把握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情况。 数学课堂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能力,能有效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探索数学新知,是一种新的课
7、堂教学思路。尤其是大班额教学时,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大胆探索,开发适合自身的课堂组织方式和知识探究模式,多思考数学结论之外的育人价值,相信数学教育会走得更好,走得更远。4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标修订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窦金强.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2003(9):7-9. [3]曹一鸣.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3(9):46-48.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