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5131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深入生活,挖掘思品课堂的源头活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深入生活,挖掘思品课堂的源头活水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贯彻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以期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本文拟从“贴近生活实际,增强课堂实效”“引入生活素材,拉近时代距离”“融入生活实践,提升实践能力”等角度对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思品课堂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生活化理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3B-0087-01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贯彻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以期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但升学的压力,使我们的课堂还停留在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水平上。这种模式
2、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使教师身心疲惫,因为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参与。如何将教师与学生从枷锁中解放出来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呢? 一、贴近生活实际,增强课堂实效 长期以来思品课的一大弊端就是课堂上教师举一些离学生实际生活很远的名人伟人的实例,这样做的确能起到示范作用,但很难持久。初中正是学生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时期。基于此,思品教学如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物着手,更能激发学习积极性,更容易理解知识。 如在教学《己所不欲4勿施于人》时,我为同学们创设了如下情境: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会产生很多垃圾。有一次因为考试,垃圾特别多,你的邻桌紧皱双眉,很不高兴
3、,一直自言自语。最后,左瞧瞧右看看,拿起笤帚将他周围的碎纸屑等一股脑地扫到了别的同学脚下,随后坐在座位上开始学习。提出问题:这位同学为什么会“不高兴”?你们认为他在说些什么?请你对这位同学的言行做一下评价!我请学生们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他们积极发言,指出了这位同学的错误之处,我借机将课本理论知识点拨出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做事情要换位思考,明白了自己讨厌的东西,不要给别人。 所以,教师不要将眼光只放在那些离学生实际生活很远的名人和伟人身上,这种发生在身边的生活小事对学生的启发意义很大,因为它就在学生的生活里,就在学生身边。 二、引入
4、生活素材,拉近时代距离 初中生在关注自我的同时也开始放开眼光关注周围的世界,因此引领学生进入广阔的社会领域便成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现实是学生被排除在社会之外,没有机会了解社会,只一心读圣贤书。不是他们不感兴趣,而是没有机会,因为学校、家长将了解社会这种行为放到了学习的对立面。殊不知,对社会的关注不仅不会妨碍学生的进步,还是一种有益的补充。4 为了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不足,我在每次上课前都利用和所讲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时事热点导入新课,可谓一举两得。比如《抵制不良诱惑》一课我介绍了很多名人如房祖名、尹相杰吸毒的经历,播放了《一名毒品与艾滋病患者的自我告白》片段,学
5、生被短片中陷于毒瘾与病魔双重陷阱的人震惊了,初中学生社会阅历少,没有机会接触这样的人。在他们感慨社会复杂的同时我展开了新课的讲授。你怎样看待短片中的毒品与吸毒的人?如果毒品摆在你面前,你该怎么做?你觉得你能抵制它的诱惑吗?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必须远离的不良诱惑?问题展示出来,我将学生从纪录片中拉了回来,因为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更大。 这节课就是利用社会资源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成功范例。因此,教师平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多看多了解社会新闻,使思想品德教学更具说服力,使学生学能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 三、融入生活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链接课堂内外,拓展思品课
6、堂的教学空间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因此思品课堂增加实践性内容势在必行。思品课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能指导人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的学科。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实践也符合学习的规律,因为书本上的知识只是一种间接经验。如教学《天下父母心》时,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从理论上知道父母的苦心,而是从行动上尊重父母的付出与辛劳。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并不懂父母辛劳,认为理所当然,殊不知从自己懵懂无知到青春年少其中饱含父母汗水。基于此,我给学生在节假日布置了这样的任务:调查一下自己母亲每天做了哪些家务活;上演“变形记”,即学生把自己变成“母亲”,去干母亲每天干的活,一直坚持到假期
7、结束;形成结果报告,内容包括自己都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你的“变形”感受是什么。最后报告到我手里时,内容几乎如出一辙:早晨5:00起床每天需做饭洗衣打扫房间市场购物等。但做的饭很难吃,洗的衣没法穿,买来的菜不仅贵还不新鲜。最终被母亲大人强行终止了“工作”。他们还说从来不知做家务这么难,不知道母亲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真该感谢母亲。4 这就是实践的功能,是课堂代替不了的。因此,思品课教学不能仅仅传授知识,也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行为,达到思品课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华占伟.立德树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J].教书育人,
8、20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