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因材施教

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因材施教

ID:31450060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因材施教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因材施教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因材施教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因材施教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因材施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因材施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83-01  "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是经过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正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顺应当今教学改革的潮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坚持因材施教,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呢?现浅谈如下。  1.有效地备课  备课是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而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也是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专业素质的一条主要渠道。课堂的高效率来源于精心的备课,课堂的

2、魅力也来自于精心的备课。有效的备课是有效课堂的保障条件。  1.1全面解读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只有明确了"教什么",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新课程标准制订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它强调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尤其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更务实。5  1.2备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立足从学科与展现价值观整合协调,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3、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有机融合所以备教材要吃透潜在点。掌握教材内容。教师只有研究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内涵外延和深度广度,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重点难点。  教材内同类知识中分量较大,处于重要或主要地位的内容就是教学重点;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消化、不易掌握或操作困难的内容、技巧就被确定为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不应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相互混淆。掌握教材特点。教材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备课的结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同教材的特点要

4、选择不同形式的教法。弄清教材疑点。所谓教材疑点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中含混不清、似懂非懂、容易误解且产生疑惑的部分。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容易产生质疑的问题,以便释疑解惑。还有要掌握教改信息。只有掌握最新教改信息,吸纳现代化教学理念,丰富整体教学活动,拓宽学生思维空间,转化最新教研成果,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正确处理教材,理清各章各节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地方,对哪些地方应补充什么内容,以及练习题的安排都要心中有数。  1.3备学生。学生之间的各

5、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使教学有效,必须关注个别差异,设计不同要求。5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要细心观察,并充分估计。要打破传统教学的"一刀切"教学观念,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施教"。  要设计课堂教学分层。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备课时教师要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课堂的提问,新旧知识的迁移,新知识的讲解等方面,都要针对学生差异,设计不同层次问题,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了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了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提高。  还要设计课堂练习分层。练习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6、,将技能转化为熟练活动的过程,是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练习。教师可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三个层次练习,即: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引伸练习。通过分层练习,使各类学生学有收获,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更要设计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作业的布置不应整齐划一,在掌握各层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后,可分层设计。将作业分为A、B、C三组。A组为基础,B组为中等,C组为提高。通过分层作业设计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落实新知,充满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2.有效地课堂教学5  2

7、.1创设有效地问题情境。《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如何有效创设数学教学情景,巧妙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了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也认为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应。巧妙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产生问题,研究问题。在这样生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就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数学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

8、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我们应该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下,联系实际,运用多种方法创造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  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