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ID:31448024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_第1页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_第2页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_第3页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_第4页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对语文学科而言,“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先一步。其实教材没有经过深度加工、二度开发,不能成为教学内容。而加工、开发的基本前提就是教师要仔细解读文本。解读应是“犁”过去,而不是“滑”过去。  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基本遵循“以意逆志”的方法。其容易产生一个缺点,就是“得意忘言”、“得意忘形”,把文学作品的言语、形象忘了,追寻的往往只是道德教训,这会把文学文本的教学简单化。细读法恰可以弥补这个不足。  一、文本细读的内涵  何谓细读?对文本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是文本细读的基本准则。  第一,文

2、本细读的态度具有审美性。恰如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牌所示:慢慢走,欣赏啊。它应当有“沉入词语”的深度、有“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细致、有“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的敏锐。即叶老一再强调的“潜心会文”、“切己体察”、“虚心涵泳”,就是细读,细想,沉下去,潜下去,全身心地跟文本接触。  第二,文本细读的视角具有多元性。文本中心、作者中心、读者中心等多种视角和平共处,文本细读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的旅行。无论基于何种中心的文本细读,对阅读教学而言,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而选择何种细读视角,则是教师的自由。5  第三,文本细读

3、的指向具有言语性。文本细读读什么?它强调“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甚至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其目的在于“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言语是存在的家,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教师与学生对话各自的言语经验、言语感悟、言语智慧乃至言语人格。  二、文本细读的策略  1.沉潜形式  文本细读在内容上指向的是言语,包括语言词汇、表达方式、言语节奏。我们应寻找文学语言的韵外之致与形式之美。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有一句“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

4、一去不还了。”它可以直接说“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加上“夏天过去,秋天过去”这两句,读来味道就大不一样――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文学作品中,看似冗余的信息带给我们的感受往往是丰沛的。“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形成一唱三叹式的节奏,这种节奏的背后就是一种对老北京、对童年难以舍弃的情怀。语言的节奏是一种言语的形式,这正是语文课要学习的内容。言语形式是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指向。  2.寻找缝隙  “缝隙”是文本自相矛盾之处,或是文本跟我们生活经验之间的矛盾。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无际流”,长江

5、这么长这么宽,烟花三月的江面上怎会只有一条船?但李白却说是“孤帆”,因为在他眼里,其它的船都不是船,所谓“过尽千帆皆不是”5,他的心里只有这艘载着孟浩然的船,对友人的惦念与不舍深蕴其间。原来看似矛盾之处,恰似值得咀嚼之处。3.还原比较  孙绍振在《名作细读》中提出两个方法――还原和比较。他坚持一定要把作者所写的内容还原成生活,这样你会发现,他为何的赞许下,也获得了成功体验,提高了他的自信心。  其实,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局面,这时需要的是教师真心的呵护,真情的流露,给学生构建一个安全的、健康的成长空间,维护学生的积极

6、性和学习热情。  二、顺势而为――评价语要引领探究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特点,而且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在课堂中表现出的能力、水平也是不同的。在进行问题思考和回答时,有些同学也许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偏离正确的方向,这时教师要发挥评价语的导向作用,以正面的评价引领他们思维的方向,开发他们思维的空间。在学生回答受阻、思维发生困难的时候,教师切不可粗暴阻止他们的回答,挫伤他们的自信心,损害他们的自尊心,而应采用启发性的评价方式,启发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途径。  例如,在学习《爱莲说》一文时,我抛出课前设置的探究问题:

7、“学习了本文后,你有怎样的想法?”这样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我抽问了一位学生,他站起来后,回答偏离了我预先的设计,答到:“我觉得淤泥有非常优秀的品质!”这样的回答,让大家都感到震惊的同时也纷纷表示了不赞同。我没有急于否定这位学生的观点,而是耐心引导:“5你的观点很独特。但是,我想请你从莲花品质的角度,谈谈淤泥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呢?”这位同学的思维开始转移到莲花的问题上来,他说到:“如果没有淤泥的衬托,怎么能显现出莲花高贵的品质呢?”这样,学生本来偏离方向的回答,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其他同学都被他不同的看问题视角所折服,课堂教

8、学取得了超出预设的效果,实现了课堂的生成。  课后,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如果当时我武断地阻止了这名学生的回答,或者直接否定了他的观点,而换成其他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也许能实现预设的教学效果,但是这样就不会有后面精彩的课堂生成了。可见教师的顺势引导不仅能给人愉悦,更能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