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语用”学习的策略选择

比较:“语用”学习的策略选择

ID:31413886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比较:“语用”学习的策略选择_第1页
比较:“语用”学习的策略选择_第2页
比较:“语用”学习的策略选择_第3页
比较:“语用”学习的策略选择_第4页
比较:“语用”学习的策略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语用”学习的策略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比较:“语用”学习的策略选择  绍兴柯岩风景区的鲁镇景区内,每逢节假日都会出现一个特殊的人物――“祥林嫂”,以吸引游客的眼球。这一鲁迅笔下人物形象的再现根据,就来自于《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有人分析了这句话的语用现象后认为:作者用逗号把“空的”二字隔开,使语言节奏变得短促。“内中一个破碗”停顿一下才说出“空的”,表明叙述者不忍睹、不忍说祥林嫂连饭也要不来的孤苦惨境,流露出对祥林嫂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沉痛心情。如果将其改为“内中一个空的破碗”或“内中一个破碗是空的”,虽字面意思与原句相

2、同,但流露的感情却有些淡然、冷漠,其含义就远不如原句。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言语形式决定(或者说深化)言语内容的案例,可见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形式对内容表现的重要意义――怎么写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形式问题。回到我们语文教学层面,就是要突出强调学生学习“怎么写”的重要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便是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便是要重视语文的形式与方法。”但关键是如何在实践层面让学生领悟文本内部的语用规律和言语“秘妙”,并且能

3、自觉地在特定场合做出得体的表达,甚至个性化、精妙的表达呢?是加强语言形式的分析,还是大量增加“指向写作”7的训练?前者要防止离开内容导致的课堂枯燥和人文失落,后者则要警惕机械低质量的练笔导致的急功近利和课堂失位。笔者以为,阅读教学要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地位,充分利用文本教学资源,找准“语用”训练的最佳切入点至为关键。我们不妨试试“比较”这一策略。  【案例一】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教学片段  课末,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中印象深刻的词句,并默写(或抄写)在本子上。  师:课文中有一个句子,我觉得大家要再加深印象,一起来听写这

4、个句子。写之前,先听老师读两遍,边听边记,记到心里去。等老师读完两遍,你也记住了,这个时候再拿起笔来写。这样做,就叫全神贯注。  师:(读句子两遍)“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生写句子,之后打开书校对)  师:请拿起笔,把“一刻钟过去了”圈掉。  (“啊!”学生不肯圈掉)  师:态度坚决一点,圈掉后,我们再读一读句子。  生:(读)“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师:能不能圈掉?  生:不能。总觉得抒发不了“激动”的感情。  师:问题很严重。  生:句子中的“越干越

5、有劲”和“更加激动”,是与时间有关系的,前后不一致。  生:有了“一刻钟过去了”,才能感觉到时间过得特别长。7  师:看来不行啊!来,在你圈掉的话下面加上几个“△”,表示要恢复原句。  (学生迫不及待地拿笔加注“△”)  在这堂课中,学生对于罗丹全神贯注的体会,关注了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句,但体会不深。针对这一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听写的句子上圈去“一刻钟过去了”,来比较其存在的意义。这一看似不经意的比较,其实巧妙地促使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反思,使原来的无意识变成有意识,学生自然地去思考文本特殊的言语形式在言语内容上传递出了怎样特殊的

6、意味,产生了怎样特殊的表达效果。于是,有了“总觉得抒发不了‘激动’的感情”“句子中的‘越干越有劲’和‘更加激动’,是与时间有关系的”“有了‘一刻钟过去了’,才能感觉到时间过得特别长”等语用规律的体验。  【案例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片段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理解了正是因为巨人“赶走了孩子们、砌起围墙、竖起告示牌”等原因,使曾经“漂亮的花园、孩子们的乐园”变成了“荒凉的花园”之后,课堂上出现了以下场面。  师:同学们都对巨人说的话印象深刻。现在请你把巨人赶走孩子们的三句话合在一起读一读,你还有什么发现?(生读) 

7、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7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生:我发现巨人真的很生气。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巨人说的三句话中都用到了一个“滚”字。  生:三句话中都用了感叹号……  师:噢!你还关注了标点符号。  生:我发现巨人一次比一次生气,越来越生气了。  师:哦!你的发现又进了一步,你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他同学也想想看。  生:因为我发现三句话中作者的提示语有变化,第一句是“很生气

8、”,第二句是“又发脾气、训斥”,第三句是“大声叱责”,感觉越来越生气。  生:我发现巨人说的话一句比一句短,特别是第三句,我们知道人生气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  师:这个发现了不起,同学们有这样的体会吗?  生:我发现第三句的提示语与前两句不一样,前两句在前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