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64570
大小:448.1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5
《指示语选择的语用视点、语用移情与离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7年9月第39卷第5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用语文双月刊)ForeignLa“gu8孽eTeachingandResearch(bimonthly)Sept。2007、,01.39No.5指示语选择的语用视点、语用移情与离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冉永平提要:本文以互动交际中汉语的人称指示语为对象.探讨其使用与理解的语境依赖性。文中重点分析它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语用视点,并在语用移情功能的基础上提出“语用离情”的概念,意在补充类似词语的人际交往功能,进一步揭示语言选择存在的语用理据以及人际关系制约下的适
2、应性与顺应性;同时说明多数条件下它们的出现受制于人际亲疏原则的支配。关键词:人称指示语、语用视点、语用移情、语用离情[中圉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1]0.0429(2007)05.0331.71.引言选择是一个人际关系适应与顺应的过程n“有些人”、“人家”、“我们”、“有的地方”、“过来/过去”之类的词语和结构被称为“指示语”(deixis)。根据交际中的所指信息,人们普遍将其分为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地点/空间指示语、社交指示语、话语指示语,并已成为语用学的传统议题(Lev
3、inson1983;Yule2000)。它们的使用与理解具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包括特定语境信息的摄取,以及百科知识、逻辑知识等的利用,否则难以理解或抉择所指信息。不仅如此,在特定语境下它们还具有丰富的人际功能,而非仅仅传递信息。就指示语的信息指示功能而言,中外学者已有较多研究,恕不赘述。但就人称指示语的语用视点和人际功能进行的专门探索还十分欠缺。本文以汉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为对象,重点探讨它们的语用视点和人际功能,尤其是语用移情和语用离情功能,意在凸显它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情感顺应与人际关系调节,说明言语交际中
4、的词语2.交际中的适应与顺应为了探讨交际所涉及的社会心理,诠释制约语言符号与形式、语体风格、策略等的选择及其互动效果的语境过程,Giles等学者提出了言语交际的适应论(accommodationtheory)(Coupland1995;Glies&Powesland1997)。该理论的初衷在于讨论言语交际中语体风格变化的社会心理模式,分析交际过程的心理动因及其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如今该理论已被运用于社会语言学、交际学、话语分析等领域。它的出现也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有关语言使用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促使人们进一步
5、关注交际策略的选择、语体风格变化的趋同(convergence)与趋异(divergence)等,以及它们隐含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因素。适应论的核心在于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探讨交际主体(说话人和昕话人)之间话语的“相似吸引”(similarity.attraction):说话人的话语和听话人的话语之间越相似,对听话·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太课题(05JJD74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盛谢匿名审稿人提出的修改意见.·331·万方数据2007韭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人来讲对方的话语就越具吸引力,越容
6、易理解,越能体现语言的适应性。趋同指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改变自己的言语习惯或语体风格,包括词语选择等,以取得听话人的接受或好感,缩短双方的社会心理距离,最后实现相互理解}而趋异则是交际一方改变自己的言语习惯或语体风格,或违反常规地选择词语和语体风格等,以体现说话人特有的社会身份和群体特征等,凸显与听话人一方之间的区别,从而扩大交际双方的社会心理距离。这是适应论对言语交际的社会心理学解释。后来,Verschuren(1999)从语用功能综观论的角度提出了语言使用的顺应论,强调交际语境的动态性、语言形式及策略选
7、择的灵活性与顺应性。正因为自然语言存在类似特征,交际主体才能根据特定目标进行语言形式与策略的选择,其中心理因素是制约说话人实施言语行为的重要语境变量,这预示着交际中必然出现体现交际主体情感、心理等的语言结构和话语,以实现隋感趋同或趋异。由此可见,适应论和顺应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强调言语交际的动态特征,关注情境(或物理世界)、社会(或社交世界)和心理及情感(或心理世界)等语境因素对语言结构、词汇及策略等选择的制约性,以及语境因素之问的互动性和调节性,尤其是这些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这为诠释交际中人称指
8、示语的语用移情与离情功能提供了重要理据。3.人际交往中的语用视点3.1语用视点语用视点就是一种“语用站位”(pragmaticstance),指说话人站在什么角度说话。言语交际,尤其是会话、访谈等口语互动,不仅是语言形式及策略的多向选择,还必然涉及说话人的“站位”问题,也即存在说话人的视角选择,或“视点”。这些都体现在所实施的言语行为中,如说话人直接表示异议还是采用具有语用缓和功能的语言形式}或体现在所选择的词语上,如在本应使用人称指示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