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

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

ID:31404225

大小:12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09

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_第1页
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_第2页
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_第3页
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_第4页
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  摘要:以评价理论的“介入”子系统为分析框架,从语气系统的小句层面探讨庭审中法官“介入”的实现方式和人际意义,可以发现,法官在不同小句类型中的“介入”方式与庭审的语类结构密切相关,并伴随法官话语角色的变化呈现交错互动的韵律特征。法官“介入”资源的合理运用为庭审营造了公平、公正、有序的氛围,构建了法官作为庭审“组织者”、“裁判者”的权势地位。  关键词:法官;介入;组织者;裁判者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6.06.16  

2、一、引言  近年来,“介入”作为评价理论的三大子系统之一,在不同体裁的语篇类型中得到了广泛的探讨和应用[1-4]。其中,有关“介入”在法律语篇中的研究尤为突出,主要集中在辩护律师如何运用“介入”资源作为有效的论辩策略,从而说服法官作出有利于己方的判决[5-6]。事实上,“介入”作为重要的评价资源在庭审话语中所表达的人际意义相当丰富,不同的庭审参与者运用不同的“介入”方式,或表达其态度和立场,或协商、构建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身份。庭审中“介入”17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使用规律与庭审参与者的交际目的、社会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介入的实现方式和

3、手段也多种多样,涉及词汇、语法和语篇等多个层面。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介入”资源在庭审话语中的使用情况和所表达的人际意义,本文以庭审中的法官话语为研究对象,从语气系统的小句层面分析法官“介入”的实现方式和所表达的人际意义。  二、评价理论及“介入”系统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对人际意义研究的新发展[13]。传统的系统功能语法通过研究小句的语气、情态等阐释语言的人际功能,认为说话者通过不同语气和情态的表达构建彼此间的亲疏关系。事实上,语言所具有的人际功能不仅如此,说话者通过语言还可以表达对人或事物的态度、情感、观点和立场,即“研

4、究说话者通过语言赋予语言对象的价值意义”[7]14。正是认识到这点,Martin和White等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创立了以词汇为研究基础的评价理论。  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旨在“研究、描述和解释语言如何被用于评价事物、表达立场、构建文本人格以及协商人际定位和人际关系”[8]。该理论包括三大子系统:态度(attitude)、级差(graduation)和介入(engagement)。其中态度系统是核心,级差系统和介入系统分别用来表明态度的强度和态度的责任来源。每个子系统又可进一步次系统化。态度子系统根据评价对象的不

5、同,分为情感(affect)、判断(judg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级差子系统次系统化为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介入子系统表达态度中各种不同的声音来源,包括单声(monoglossia)和多声(heteroglossia)[9]。17  介入系统是Martin等人借鉴Bakhtin和Voloshinov关于语篇的对话性和多声性观点而构建的评价理论次系统。Bakhtin认为,任何语篇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对话性,因为任何话语或语篇都是“对听话者或者潜在听话者的一种回应,承认听话者所讲的,或者对听话者

6、的回应作出预测、寻求支持或赞成等”[10-11]。从广义上讲,任何形式的话语或语篇都存在说话者之外的声音,即任何语篇都具有对话性和多声性。基于此,Martin和White等人根据说话者态度表达的声音来源,将介入分为单声介入(monoglossicengagement)和多声介入(heteroglossicengagement)[9]。“单声”意味着说话者直截了当地介入事态,表达个人的态度、情感和观点,没有涉及其他声音或可能存在的观点,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多声”表明存在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各种声音和观点之间相互协调互动,具体包括对话扩

7、展(dialogicexpansion)和对话紧缩(dialogiccontraction)。“对话扩展”通过语言扩大对话空间,吸纳和引入其他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体现了话语表达的对话性和客观性。“对话紧缩”通过语言限制其他声音或观点的存在,降低了话语的对话性,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任何语篇从本质上讲都具有对话性和多声性,所以Martin等人对“介入”的探讨也主要集中在多声介入,几乎很少涉及单声介入。  评价理论及其介入系统所具有的解释力已在不同类型的语篇中得到检验,对于主张司法客观性的法律语篇而言,司法人员同样需要“应用评价资源,在遵守

8、法律客观性的前提下,明确表达个人的主观看法”17[12]。因此,近年来有关评价理论在法律语篇中应用的研究文献逐步丰富[12-13]。但综观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研究对象相对狭窄,主要集中于法庭论辩中律师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