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01487
大小:11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9
《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分析 摘要在知识转型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时代,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一言一行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也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造成影响。因此,明确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规范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有助于维护学生的权利,保障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此,本文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失范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尝试对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的类型进行归纳,并系统阐述教师教学失范行为对学生、教学以及社会的影响和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的评判标准,最后就矫正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策略提
2、出些许建议,以期能够对教学和教育的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策略 一、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类型 教学失范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范围内,为了达到其教学目的,其课堂教学的行为脱离了适当规范的课堂行为轨道的约束和限制,有可能违背职业道德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1.目的型失范行为9 美国社会学家墨顿认为,社会整合的缺乏会造成极度紧张,实际上是因为社会手段和目标不统一所造成的,从而出现越轨行为。教学示范行为也会出现这种目的性失范行为,比如一些教师为了在课后能够获得更多
3、的有偿家教,导致在课堂教学上有所保留,把学生的教育问题不当一回事。因此,目的型教师失范行为主要是指教师为了谋取个人的功利性利益,以教谋私,违反教育规范制度,导致教师和教学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目标,导致教学手段和途径的不正当和不符合规范,最终导致教学失衡。 2.价值取向失范行为 价值取向失范行为主要是指教师自身存在较为严重的消极甚至极端的思想,导致自身的价值观念与当下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或教育教学观相背离,最终在课堂教学上造成的失范行为。比如一些教师因自身的遭遇而迷失方向,不分善恶美丑,不分好坏是非,经常在课堂上宣扬不劳而获的
4、思想,或者大肆抨击学校、社会甚至国家,将自身的不满消极情绪毫无遮挡地发泄在课堂上,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严重的打击,这样的教师价值取向失范行为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学生“有样学样”,容易随意抨击学校、怀疑社会、否定国家。 3.情感个性缺陷失范行为9 情感个性缺陷失范行为,一方面是指教师失范者在生理、心理或情感上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比如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败,导致在情感和精神上受到较为严重的打击,从而由悲转怒,将这种挫败感发泄到学生身上,甚至会变相体罚学生。另一方面还主要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
5、动中的教学偏见,最常见的就是偏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听话的学生,对后进生存在偏见,忽略成绩一般的学生,比如排座位时优先考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把不听话的学生放在教室的最后面。这样的教师教学失范行为有失公平公正,无限放大学生的过错,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影响 1.有失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而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则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对教学工作的敷衍塞责。对于存在教学失范的许多教师而言,教师只是
6、上课来完成教学和获得报酬的一种职业而已,所以他们不多过问和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在课堂教学中以参考教案应付日常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满堂灌”“一刀切”,忽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和扩展。而在课外,他们有可能将“有偿辅导”“走后门”等作为获利的渠道,谋取额外的教学利益。这样的教师教学失范行为严重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有违教育教学发展规律 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学规律是随着教学实践
7、活动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更应该以教学规律、教育规律为基础和前提,走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固有思维,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9 然而,有些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仍然以传统的旧思想来约束课堂,以单一的课本、教材为中心,以教师本身为中心,只看重考试成绩。这样的教学失范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培养,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开发和训练,这样不仅会阻碍先进教学方式的实行,还会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遭到破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有失公平
8、教学的准则 学生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对象,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往往因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来限制学生的行为和活动。比如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导致教师过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不能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自身发展和认知还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