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能力:有效阅读教学的核心追求

四种能力:有效阅读教学的核心追求

ID:31399728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四种能力:有效阅读教学的核心追求_第1页
四种能力:有效阅读教学的核心追求_第2页
四种能力:有效阅读教学的核心追求_第3页
四种能力:有效阅读教学的核心追求_第4页
四种能力:有效阅读教学的核心追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种能力:有效阅读教学的核心追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四种能力:有效阅读教学的核心追求  什么样的阅读教学是简明、实效的?这个问题探讨已久。然而,时至今日,拿到一篇文本时教什么与如何教,很多教师仍是茫然。笔者以为造成如此困境的根源,在于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的确立太过模糊。那么,阅读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应该“在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而阅读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阅读能力呢?笔者以为认读能力、概括能力、品析能力和运用能力应该作为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核心。  一、扎实的认读能力  认

2、读能力就是学生对于文本中重要词语的认读和掌握能力,以及对文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1.掌握基础字词7  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字词一类的基础知识并不放在心上,以为这些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课余时间就可以解决。这样的忽略导致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严重退步。因此,教师应重视重点字词的学习,并贯彻教学始终。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基础字词的兴趣和能力。课前预习,布置关于字词的预习作业,越具体越好;课始检查预习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一方面巩固词语的读音、字形,另一方面给认真预习的

3、同学一个真实的回应和展示平台;课文学完,字词类的基础性作业要有挑战性,比如,让学生将本课的生字词自行设计成辨字组词,同学间互测。一旦学生有了自主学习字词的积极性,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将不再枯燥,大家将会把多识字当作乐趣。  2.学会多种读书方法  小学阶段应学习的读书形式有朗读、诵读、默读和浏览,其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认读能力。教师一定要舍得在课堂上花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对此,教师可以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得字字响亮,不错读一个字、不漏读一个字、不多读一个字、不颠倒

4、一个字。在学生读准确的基础上,应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是要引导学生关注文体特色,比如朗读诗歌,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押韵、节奏,注意诗歌朗读中声音的停连变化、抑扬顿挫;二是要交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比如朗读时的“强调”,有时候可以运用重音强调,有时候可以运用轻声强调,有时候则需要运用停顿强调。  另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不同的读书方式,比如默读,要教给他们默读的方法,在课堂上留出时间循序渐进地训练,到了高年级,要指导学生浏览课文,从文本中迅速搜寻信息。  二、准确的概括能力  读一篇文章,明了文

5、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要点,梳理每部分的主要意思,概括文章的内容,进而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这些表达出来,这就是对这篇文章文意的组织概括。培养语言的组织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高级目标,甚至是终极目标。  1.概括段落大意7  有中心句、过渡句的段落比较简单,学生一读就知道用它们作段落的意思。如果一段话中没有中心句时,就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概括了。如何概括呢?先引导学生把重点语句的意思连接起来,尽量不要遗漏,再将语句中重复的部分省去,逐步保留最简洁的关键词。在具体练习时,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概括性的词语,比如针对写

6、景状物类的文本,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四季、外貌、习性、事物、特点等概括性的常用词语。这样一来,师生共同经历梳理概括的过程,从模糊的感知,到反复推敲后的简洁,学生就会逐步提高概括段意的能力。  2.概括课文内容  有了概括段落大意的基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容易多了。概括一篇文章可以有多种方法,有的课文题目就是课文内容的提炼,学生只要进行适当的补充就可以了,如《孙中山破陋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这样的课文只要补充说明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特点或告诉人们什么样的道理即可;有的可以运用中心句概括

7、法,比如《郑成功》的最后一段,有“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字句,这就是对郑成功一生事迹的介绍;还有的可以运用段落连接法,一般说明性的文本多用此法,比如《石榴》《广玉兰》等课文。针对不同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同一篇文章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  三、深入的品析能力  语言的魅力是沉睡在文本中的,读者阅读文本时要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主动去发掘言语的密码,品析词句、句式、篇章的表达精妙之处,形成与作者之间的共鸣。7  1.感受词语的精妙  文本中的语句,都是作者用心揣摩的结果,教师引导

8、学生学习、品析时一般可以采用删除法,想一想去掉好不好?还可以采用换词比较法,体会哪个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比如教学《黄河的主人》,其中有“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一句话,其中的“贴”字,在生活中很常见,指一个物体紧紧地靠近着另一个物体,如贴纸,贴面膜等。如果换成“挨着”“紧跟着”都不合适,通过比较,我们能感觉到“贴”这个字用的很形象,准确地写出了羊皮筏子上乘客所处的环境之危险,而乘客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谈笑风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