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然体副词“将要、快要”的词汇化

未然体副词“将要、快要”的词汇化

ID:31399353

大小:11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未然体副词“将要、快要”的词汇化_第1页
未然体副词“将要、快要”的词汇化_第2页
未然体副词“将要、快要”的词汇化_第3页
未然体副词“将要、快要”的词汇化_第4页
未然体副词“将要、快要”的词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未然体副词“将要、快要”的词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未然体副词“将要、快要”的词汇化  摘要:“将要、快要”不是通过句法途径由短语或跨层结构词汇化产生的,而是通过词法途径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并列连用复合成词的,是两个实词先虚化为同义副词然后联合而成的,是间接虚化的结果。主要探讨这一组词的构词语素由实到虚的演变路径及动因机制,并描写其形成后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同义并列间接虚化动因机制  一、引言  “将要”“快要”是现代汉语中表未然的时间副词,表示行为动作或情况在说话之后,或者在另一行为动作或情况之后不久进行、完成或发生。这一组词形成方式相同,都是

2、同义词并列连用,但是各构词语素的虚化路径、机制却不尽相同,笔者将厘清“将、要、快”的语义发展脉络,并分析其理据。  二、“将”“要”“快”未然义的衍生及机制  (一)将  《说文》:“将,帅也。”本义为率领、带领,作行为动词,如:  (1)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诗经?周南?击鼓》)  因为率领某人做某事势必在方法、策略等相关方面进行指导、扶助,由此引申出“扶持、扶助”之义,如:8  (2)乐只君子,福履将之。(《诗经?周南??湍尽罚?  郑玄笺:“将,犹扶

3、助也”。此时“将”后一般带体词宾语,由此“将”进一步发展为意愿动词,表示“希望”“意愿”之义,其后一般带小句宾语,如: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例(3)据毛传:“将,愿也”,那么由行为动词“扶持”到意愿动词,机制何在呢?“将”表示“扶持”时是一种行为上的支持,而表示“意愿”则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其发展是一个从行为扶持到心理期望的过程,这一演变机制也符合认知语言学中从具体到抽象转移的等级原则。  随着作为意愿动词使用的不断深入,“将”进而发展成为情态动词,表示动力情态,

4、意为“打算、想要”,或者认识情态,意为“会”,如:  (4)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  (5)昭公微弱,国人将叛而归沃焉。(《诗经?唐风?扬之水》)  例(4)中“将”表示动力情态,例(5)中“将”表示认识情态。意愿动词向情态动词发展的语义关联在于:“将”表示“希望”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愿望,上升到更高层次则是主观上的一种意图,所以可以发展出动力情态“打算、要”之义。而认识情态“将”的发展轨迹,据龙国富[1]则是:具体的动作行为“扶持”进一步抽象到意识上的“扶持

5、”也是一种心理上的估价,而心理上对将来发生动作行为的估价,实际上就是主观可能性的一种推测。而据Bybee的解释则是:将来时是由两种语义要素组成的:意图(intention)和预测(prediction),因此情态动词“将”便很容易向表将来的时间副词演化,先秦已见用例,如:8  (6)不速死,大刑将至。(《春秋左氏传?昭公》)  例(6)中的“将”用于动词前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即将发生,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将”成为使用时间最长,应用范围最广的一个将来时副词。后世用例略举如下:  (7)阖庐病创

6、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史记卷六六列传第六》)  (8)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琵琶行》)  (9)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袁宏道《满井游记》)  以上例句中“将”都表示动作行为将来发生的时间,表达的是未然的事件。那么情态动词“将”是如何向将来时副词演变的呢?情态动词“将”表示施事者对事件发生的结果所作的一种意图和预测,是一种主观性强的情态范畴,而这种情态范畴描写的都是未发生的事件,即非现实事件。因此人们对未发生事件的主观评价或主观意愿都是具有将来时态性质的,也就是说表意

7、图和预测的情态“将”和表将来时的“将”有相通之处。这种从“行为动词>情态动词>将来时副词”的语法化链在英语、德语中也存在,在人类语言中具有一定的共性。  (二)要  《说文》:“要,身中也,象人要自臼之形。”本义指人的腰,读作yāo,如:  (10)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肱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墨子卷四》)8  因人常以物作用于腰间,这就会引申出腰间经常发生的动作,活用为动词,如:  (11)闵子。要?而服事。(《春秋公羊传?宣公》)  上句中“?x”是粗麻制成的宽腰带,

8、古代的一种丧服,所以这里的“要”是动词,指“系在腰间”,“?x”是其宾语。这种用法始于战国,到汉魏时期已普遍使用,如:  (12)纡皇组,要干将。(张衡《东京赋》)  例(12)中“组”为丝带,“干将”是剑名。在腰部系东西,相当于从中将人体截开,由此引申出“从中拦截、拦阻”之义,如:  (13)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孟子卷四公孙丑章句下》)  据卢卓群:“拦截,总是希望达到某种目的,求取某种收获。直接引申的意义是‘求取,求得’”[2]。如:  (14)子产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