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789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师生间逆反型冲突成因及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师生间逆反型冲突成因及应对措施 [摘要]师生和谐是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师生冲突却屡见不鲜。就逆反型冲突而言,其成因主要有教师角色意识与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对异性产生的好奇心、师生双方对目标任务的认知背离、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等。教师应主动调适自己,淡化自己的角色形象,讲清道理,换位理解,以冲突为契机实施教育。 [关键词]逆反型冲突;角色意识;好奇心;目标认同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对于教师,是“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由此可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发生冲
2、突的现象屡见不鲜。冲突是教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教育的契机,冲突的解决往往意味着教育目标的达成。这里所说的师生冲突,指师生之间心理、情绪的对立以及公开的对抗。以下笔者具体分析逆反型冲突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一、教师角色意识与学生自我意识过强 每个人都有着社会角色,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实际上是在正确地处理自身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但如果师生双方的角色意识、自我意识过强的话,就会走入误区,导致冲突的产生。 对于教师而言,其扮演的是教书育人的角色。教师不一定是领导,但相对于学生来说是施教者和长辈(师
3、如父),也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具有施加“命令”、要求“服从”4的一面。如果教师一贯以长辈和教育者的形象面对学生,动不动摆出训斥的架势,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自己,那么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就可以预见,冲突也就难以避免。随着从教时间的增长,教师的这一角色形象有加深和固定化的趋向,这也是老教师更易和学生发生冲突的原因之一。教师的角色意识过强,挑战的恰恰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学生渴望自己被承认,渴望在各种场合下被平等地对待。教师和学生都有角色意识,不同之处是教师在心理上有
4、认同和强化自身角色意识的趋向,而学生则有反抗和冲击自身角色的心理。当教师的角色意识和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分强化的时候,教师认为学生“不服管”,挑战教师权威;而学生则认为教师不民主。师生关系不平等,相互之间都认为对方不尊重自己,冲突由此产生。 在教师、学生这两种角色中,教师无疑处于较为强势的一方。当这种冲突产生或有产生的可能时,教师应该主动地调适自己,淡化自己的角色形象。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和学生交往时,减少自己作为教师的“普遍性”,更多地以一个个性化的人、个性化的教师形象面对学生。二是在对学生提要求和进行教
5、育时,尽量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不要以教师身份来压人。三是对学生要加强引导,让他们理解自我固然可贵,但自我是一种尊重,并不是“有我无他”,也不是随意而为。 笔者前几年接了一个高一年级的“乱班”4,班里有十个左右的男生因喝酒而被学校处分,第二天还有男生故意把白酒带来教室。当时没有一个任课老师愿意接这个班。笔者接任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后,没有以班主任的身份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帮助他们,并借着他们合唱《倔强》时朗诵了一段话:“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不会在乎所有的过往,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唱吧,大声地唱出你
6、们的倔强。人总要学着长大,让我们握紧双手,坚持不放,就算失败也要微笑,就算失败也要幸福!”在歌声中师生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后来班级逐渐走上正轨,第二学期还获得了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二、对异性产生的好奇心 对异性产生的好奇心会导致逆反。这种逆反往往并不是因为学生有反对教师的主观意图,而只是对教师要求的反面感兴趣:你不让我那么做,我就偏想看那么做会怎样。如此一来,学生就出现了和教师的主观要求相冲突的言行。 由好奇而导致的逆反,其成因相对简单,处置也并不复杂。教师对学生提出某项要求时,要尽量明确,最好把该要求的前
7、因后果解释清楚。青少年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究欲望,你越是模糊,他就越是想去弄清楚。所以,当我们不想让学生做某事时,把原因和道理讲清、讲明了,他的逆反尝试要求自然也降低了。那种要求禁止,却对原因三缄其口或暧昧处之的做法往往让学生产生尝试的好奇心。比如班主任在班里随口说不要谈恋爱,却又不作耐心详细的说理工作,结果不说还好,说了之后谈恋爱的反而更多了。 由好奇心导致的逆反型冲突,教师是可以利用的。比如有一次笔者布置学生学习参考资料,就其中一题对学生说:“因为此题难度大,超出你们目前的认知水平,可以不做。”4但事后发现
8、,那一次的作业学生做得最认真的就是那道题了。恰当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师生双方对目标任务的认知背离 教师心中有理想化的教育目标,但每个学生的期望都是不一样的。当教师的目标与学生的期望相背离时,就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乃至逆反的行动。有一次笔者对一名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说:“以后每个星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