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89905
大小:10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把握目标,优化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握目标,优化课堂 摘要: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现有的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采用多种有效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教材为准绳,以课程标准为水平尺,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最大化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教学目标;落实策略;对比;合作 如何正确解读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是判断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主导着
2、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教学目标该怎样合理定位和规范描述?在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不少教师在拟定目标时过于求新求全,缺乏深刻的思考,许多数学课堂产生了新理念下的新尴尬。鉴于此,笔者结合近期参与的童燕娜名师工作室活动,执教了六年级下册的“总复习数学思考――找规律”一课,以我自己的课堂为视角,积极深入地探索教学目标落实的策略,以便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从而全面优化数学课堂。 一、理清脉络,在对比中明确教学目标7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
3、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现行人教版教材和老版本相比,一个明显的区别是现行教材把同一个板块的内容分成多册教材来逐步渗透教学。这往往给教师带来了很多困惑。因此,在备课时,我们首先需要理清脉络,明确教学目标。 人教版教材关于“找规律”的知识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编排。一年级下册主要是一个对生活中常见的“规律”的初步认识。大家都知道,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任何看似浅显的数学知识后面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重要教学目标。就如刚才我们说到的一年级
4、下册的“找规律”以及其他如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单元中的“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等一些应用模式的内容,都体现了合情推理的思想。而第二大部分综合在六下年级的总复习中,这里的例1以几何内容为载体的找规律问题,然后综合了图形、数字、数形结合的找规律。比较罗列、全面。纵观小学阶段的“找规律”7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性。因此,作为执教者必须牢牢把握编者的意图。因此,笔者将该内容在两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了对比: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为: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
5、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达规律,同时会进行推理;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而六年级下册是使学生理解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规律,掌握正确计算线段数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一年级下册教学重点难点为:能发现规律并表述出来,会运用发现的简单规律确定后一项或者其他缺失的项。能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
6、找到的规律;而六年级下册为: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并熟练地运用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发现隐藏在其中的规律,得出相应的结论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从上述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下和六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学生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一年级下册因为学生是刚开始接触规律,所以只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以统一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述。而六年级下册就要求学生会用各种方法得出模式化的规律,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甚至增加“n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的要求,希望学生能以更加抽象的方式
7、来刻画这个规律。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把该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切忌停留在一下年级时候只要发现描述规律的层面上。 二、深入解读文本,让情境更贴近学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我们要
8、解读教材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切实领会编者的意图。要解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有哪些,这些知识点是怎样呈现的,知识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对此,我在教材提供的素材上,对情境做出了适当调整:7 师:看,老师和同学们初次相识,想和大家握一握手,要握手几次?如果加上老师在内51人相互握手一次,要握手几次? 不难发现,第一个问题很简单,但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得先从小处着手。因此,在情境选取上,我对教材主题图稍作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