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88222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儿童美术创作创新的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美术创作创新的策略研究 摘要:学校教育应注意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方式应有所创新,不要将教学重心局限于学生绘画技巧的提高,更应该结合社会现状,实现创新型教学。 关键词:儿童;美术;创新 随着我国新课改要求的推进,许多学校逐渐重视对儿童美的教育。美术作为一种审美学科,能够通过线与点、线与面等的组合,加上图形以及色彩,丰富儿童的视觉以及心理。视觉的冲击十分明显,它能直接反应给大脑,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但是大多教师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审美、培养创新意识,让儿童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文明的传统以及自己内心的体验,同时通
2、过不同的创作材料、不同的创作表现形式去表达内心的情感。我们应注意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不要将教学重心局限于学生绘画技巧的提高,更应该结合社会现状,实现创新型教学。 一、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但却是让孩子们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兴趣对于教学来说是很重要的第一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让儿童在生活中不断发现,不断积累,感受美术的多样性,培养其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4 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儿童对于美术的自我思考,只注重绘画能力与绘画技巧。教师在培养儿童兴趣的时候,一定要摒弃旧的教学传统,
3、树立创新培养的意识与信念。为了调动儿童对美术的积极性,提高其对美术的兴趣,教师可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角度出发,给儿童感官上的刺激,鼓励儿童大胆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将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绘画表现出来。例如,让孩子们自己“创造一种动物”,这个动物的形状、大小以及颜色等全依靠儿童自己的思考,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艺术指导。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儿童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完成。儿童的思考能力是不容小觑的,我们不能小看每一个儿童,他们的思维比起大人来说更加跳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马行空,但就是这样的天马行空,可能是孩子们进行创作的源泉。 孩子们的天性是爱玩,教师可依据这一特点设计一个与美术有关的游戏。
4、游戏的目的是提高孩子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美术的创新的思考。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大小与接受能力选择适合这个阶段儿童的游戏,在保证儿童安全的同时与他们做游戏。这也是培养儿童兴趣的一大途径。 二、丰富美术经验,挖掘创造潜力 1.利用民族财富,丰富儿童的美术知识 我国最大的财富不是地大物博,而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历经几千年发展至今,依旧是我们的骄傲。传统的民族文化特色十分鲜明,创新的基础就是传统。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民间艺术素材进行美术教学。4 要想让儿童感受到美和表现美得情趣,就要让儿童不断的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儿童美术欣赏的关键就是从情感出发,充分挖掘每个艺术作品的不同价值
5、。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使儿童感受到美的魅力并得到启发。我国的民族艺术种类繁多,大多都贴近生活,易于儿童理解,这对于儿童而言有着很大的欣赏价值与思考价值。教师可选择一些色彩鲜明、线条等有特色的民族艺术,这对幼儿的美术教育有十分大的帮助。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还能够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它不仅能够丰富儿童的美术知识,还能不断地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 2.利用远足,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 大自然对于儿童来说,神奇而又充满着魅力。许多学校都有踏青远足的活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活动去丰富儿童对美的概念以及美术的经验。在远足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观察和感受大地万物的色彩、形状以及生命现象,让儿童充分地去
6、体会大自然的变化。之后,还可以要求儿童将远足中印象最深刻的植物或者物体通过自己的想象画下来,不断地陶冶儿童的美学情操。 3.合理运用绘本,充分发掘儿童的创作潜能 绘本是一类图文结合的书籍,这种图片和文字的结合能够更大程度地开发儿童的思维与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教师可选择适当的绘本让儿童进行欣赏,并讲解使儿童充分理解绘本的含义。其次,在对绘本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将儿童进行分组,给予美术工具,让孩子们自己创作一个艺术绘本。利用这样一个教学模式,孩子们自主参与,提高了学习能动性。 三、将美术教学与其他多科教学相融4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将其与音乐、舞蹈等相互联系,充分发挥
7、孩子们的创作潜力。 儿童是教育的最基础、最核心的阶段,也是潜力开发最重要的阶段。我们不应只注重美术技巧的教学,更应提高儿童的创新能力,使其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易强.动手体验:儿童欣赏美术的重要手段[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唐华兰.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J].小学科学:教师,2012(2).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