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德”中来 到“生活”中去

从“品德”中来 到“生活”中去

ID:3138726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从“品德”中来 到“生活”中去_第1页
从“品德”中来 到“生活”中去_第2页
从“品德”中来 到“生活”中去_第3页
从“品德”中来 到“生活”中去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品德”中来 到“生活”中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品德”中来到“生活”中去  【摘要】无德,无以立身。道德品质是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德教材成为了培养学生道德的重要载体,品德的教材版本百花齐放,在教育民主化地推动下呈现出“一纲多本”的态势。本篇论文主要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品德与生活》,结合具体内容和教学实践,探究低年级级品德课有效实践形式,让品德与生活有效整合。  【关键词】品德生活活动基本理念价值追求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孩子具有好动性和对周围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的特性,针对这一学段的学生学情,品德课究竟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材作为

2、载体怎样能更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是本篇文章重点研究的内容,除教材内容之外,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开展哪些助益于品德养成的活动。对低年级学段的教材认真研究,吃透教材理念,把握其价值追求,研究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希望对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品德课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帮助,对于一线的品德教师教学有所启发。  一、教材编写理念与价值追求  1.生活性  人教版品德课将小学低年级学段和高年级学段的教材版本分别命名为《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可见生活性是低年级学段品德课的最根本特性。《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品德与生活课

3、程定义为“4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材内容例如《我的一家人》《家人的爱》都充分地体现这一特性。  2.活动性  《品德与生活》以活动单元分类,每一单元下再分设小标题。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感悟,让活动成为中介,分析教材学生的活动主要为问答式,常识性问题涉及较多,关注于儿童的自理能力和基本的生活知识储备,主要涉及家庭、自然和同伴关系。  3.综合性  以一年级下册《走进大自然》为例,让学生通过寻找春天,喜欢春天的什么并画下来,开展种植小实验,观察光影,将品

4、德与绘画、科学常识有效地结合,并力求贴近于学生的生活本身,亲近生活。  二、《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问题  1.学校教育和生活实践容易脱节  在《小苗快快长》一课中,同学们都表现出对于植物种植的乐趣,并纷纷表示愿意回家开展种植小实验并会把小苗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但半个月后,能够记录并把小苗带到展示会的学生并不多。由于处于低年级学段,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无法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对于老师课堂上布置的任务很多学生放学回家后就已经抛诸脑后。大部分家长也未能对孩子在家中的品德实践进行及时地指导帮助和监督。对于过程性的活动,家庭和学校

5、还是处于脱节的状态,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教育合力。  2.评价机制过于单一,远离生活4  在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品德检测进本上都是常识性知识的检测,在起始的一年级阶段,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检测的环节,这样对品德课的实施情况没有一个很好的考量,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形成不了有效的监督。基于书面形式的考核,也很难对学生的品德素养进行有效的考核。书本内容也很多脱离了生活本身,呈现出一种知识体系,主要以学科的知识形态的呈现,在教学上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内心感受,强调概念地讲解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传授。学生主要表现为对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却

6、缺少实践这些道德要求的机会。  三、提高学生品德素养的有效策略  1.教学目标的制定可操作化、生活化  “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自己了。[1]生活的教育当然包括道德的教育,或者说道德的教育占有很大的比例。真正的道德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好动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特性,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其应适合低年级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尽量设计一些易操作的活动,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这些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指导策略,避免过多的常识性和逻辑知识的教学,教师眼中有儿童,让孩

7、子在活动中,在生活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品德素养。  2.家校结合,使用多种方式对学生活动监督、评价4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应更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2]我们的品德课的考评方式需要改革,很多老师抱怨过程性评价难以量化,可操作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智慧,例如学生作品档案袋地制作,学生在校外开展的活动,可以利用家校互动平台对学生活动成果进行展示,教师也可将具体明确的要求发送给家长,这样有效的家校合作,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并且提供有效的帮助。  3.开发多种资源,丰富学生实践形式  现阶段教师的教学主要以品德课本为依托,但每个地区每

8、个学校都有其特色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这些资源地开发,[3]并有意识地和品德课进行有效地整合,开发出更具有特色的品德课程,例如芜湖地区的奇瑞汽车、傻子瓜子这些资源都是品德课教授可以利用的地方特色资源,并且学生对本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