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提升历史课教学质量

“问题”导学提升历史课教学质量

ID:3138600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问题”导学提升历史课教学质量_第1页
“问题”导学提升历史课教学质量_第2页
“问题”导学提升历史课教学质量_第3页
“问题”导学提升历史课教学质量_第4页
资源描述:

《“问题”导学提升历史课教学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问题”导学提升历史课教学质量  【内容摘要】“问题”导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对提升教学质量也有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问题”导学的实际操作出发,对如何利用“问题”导学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问题学生历史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围绕本课重点、难点,用问题的方式展开,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其特点是引导学生主动开动脑筋去解决

2、问题,甚至提出问题,着眼点在“思”。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对高中历史“问题”导学法的基本步骤有了一些心得,现整理如下:  一、创设有效情景,问题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的开始,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并结合本课的主题精心设计问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课学习。  二、围绕重点、难点,逐层设计问题  (一)提出问题4  这是问题教学法

3、的关键和精髓,问题设置的是否恰当、准确、合理,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摸清学情的情况下,从多方面考虑后设置问题,如学生是否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探究解决这些问题?预设的时间是多久等等?更要注重遵循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既能解决本课的基础知识,也能达到突破本课重难点的效果。比如笔者在设计人教版必修一的《鸦片战争》一课时,按本课重新设计的条目设计问题如下(相关材料略):  1.战前:山雨欲来风满楼  (1)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英正当贸易中,为什么英国的工

4、业品不敌中国的农副产品,使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2)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3)英国的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4)面对鸦片走私带来的危害,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英国作何反应?  探究思考1: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不是可以避免这场战争?  2.战后:丧权辱国几时休  (1)《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侵略意图的是哪一条款?  (2)《南京条约》的附件有哪些?英国从中又窃取了哪些特权?  (3)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英国侵犯了中国哪些方面的主权?  (4)鸦片战争及其不平等条约

5、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根据材料一、二,外国列强认为工业品仍然滞销的原因是什么?4  (6)根据材料三,分析外国列强的工业品在中国仍然滞销的实际原因是什么?列强最后采取了什么行动?  (7)请结合课本内容,说出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犯下了什么罪行?  (8)第二次鸦片战争,我国又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主要影响?  探究思考2: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你是怎么理解的?  3.战外:“亘古一战”后人说  探究思考3:当时全球GDP第一的中国

6、为何会被打败?当时的中国除了政治经济制度落后,还表现出哪些方面的落后?是清政府的什么政策导致的?  (二)解决问题  在此环节中,教师得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如在《罗斯福新政》的教学过程中,我将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抛给学生后,留给学生10分钟落实基础知识的自学时间,15分钟留给学生讨论疑难问题或交换意见,最后15分钟让学生组织语言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在此环节,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讲解或修正。通过这几个环节,让学生对罗斯福本人的经历有所了解,并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所产生的作用。同时可以在此生成新的问题:

7、经济危机下,日本、德国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为什么美国却没有?进而让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对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所起到的作用。  (三)发现问题4  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从前面两个步骤中总结得出,在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应该纵观全局,掌控大局。从学生回答问题的环节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了解是否是个别现象?如是普遍现象,教师得马上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其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如果是对基本概念和重难点的理解上有偏差的情况,要重新设计问题或找相关的材料组成材料题,来

8、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掌握。  三、课后练习生疑,引导学生思考  课后练习是对课堂上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问题以习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一课的历史习题一般8个选择题或一个主观题就好。关键是如何通过习题的精选和材料的整合编排,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理解课上的重点内容。另外还要不时地教学生如何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做题,并传授一些解题技巧。试卷的编写上也尽量留出空间,便于学生做题时写下思考痕迹及产生的疑问。教师批阅时,不仅要批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