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概述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概述

ID:31377556

大小:11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概述_第1页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概述_第2页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概述_第3页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概述_第4页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概述  摘要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iPSC)由于其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迅速成为近年来全球干细胞领域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的政府、研究机构对其加大投入,并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将对iPSC技术中体细胞的选择、重编程诱导因子的筛选、介导载体、诱导效率、临床学的应用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做简要综述。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重编程诱导效率载体再生医学  中图分类号:Q81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9.078  S

2、ummaryofResearchProgresson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  LIXueli  (PatentExaminationCooperationHubeiCenterofthePatentOffice,SIPO,Wuhan,Hubei430070)  Abstract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duetoitsgreatresearchvalueandapplicationpotentialquicklybecomeinrecentyearstheworldthef

3、ocusofattentioninthefieldofcell,thegovernment,researchinstitutesinmanycountriestoincreaseinvestment,andhavemadetremendousprogress.ThisarticlewillmakeabriefsummaryontheselectionofsomaticcellsiniPSCtechnology,theselectionoftheinducedfactorsof7reprogramming,thevector,thei

4、nductionefficiency,theapplicationofclinicalstudyandtheproblemsintheresearch.  Keywords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reprogramming;inducedefficiency;carrier;regenerativemedicine  0引言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iPSC),是将几种因子的基因引入到成熟体细胞中,并重编程为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

5、l,ESC)具有相似特征的一种干细胞。①iPSC于2006年由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YamanakaS)研究团队首次获得。以此为基础,Yamanaka和Thomason(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团队于2007年成功获得人类iPSC。正是iPSC与ESC在形态、基因表达及多能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观遗传学性状上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相似性,因此研究成果一经报道便迅速引起了干细胞乃至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一向对人类胚胎干细胞领域研究持有争议态度的美国政府,在该研究成果发布后的几年中,也逐渐放开了对干细胞领域研究的相关政策,认为这才是干细胞

6、研究的正道。  iPSC技术被认为是生命科学和再生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场革命,在其诞生的十年时间里就被广泛研究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许多实验室开始探索其相关机制及技术的改良方法,研究主要集中在体细胞和重编程因子的选择、重编程因子介导载体体系的建立、诱导转化率的提升以及疾病特异性的iPSC模型的建立等方面。  1体细胞的选择7  在体细胞选择方面,研究发现,除了成纤维细胞,小鼠的肝细胞、胃细胞、B淋巴细胞、神经干细胞,以及人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角化细胞、外周血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胚胎成纤维细胞、脂肪干细胞等都可产生iPSC。②

7、而有丝分裂后的神经元和终末分化的淋巴细胞也可诱导形成iPSC。③由此可见,似乎所有的体细胞都具备经过重编程而被诱导成为iPSC的潜能,但是不同细胞类型对产生iPSC的效率、诱导因子作用效果和获得的iPSC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差别。④例如,人类角质细胞比成纤维细胞重编程的效率高;小鼠胃细胞与肝细胞在激活ESC特异性Fbx15基因时,比成纤维细胞效率高,且整合的病毒少;不同类型的体细胞(小鼠尾部皮肤细胞、胃细胞以及胚胎皮肤细胞)诱导产生的iPSC会导致小鼠体内肿瘤出现概率的不同。  2重编程因子的选择  尽管Oct4、Sox2、c-Myc

8、、Klf4是最先发现的可以将成纤维细胞重编程转化为iPSC的4种重编程因子,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在一定情况下,一些因子的调整或替代,同样也能获得良好的诱导效果,⑤如Oct4、Sox2、Nanog、Lin28也可以将人类成纤维细胞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