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40518
大小:1.84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1-08
《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历史(文)---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州四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试卷高二历史(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代学者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说:“今无慈惠廉爱,则民为虎狼也;无文学,则士为牛马也。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他评价的应是A.孔孟的仁义之道B.老子的辨证思想C.韩非的重刑理论D.墨子的非攻主张【答案】C【解析】据材料“无慈惠廉爱,则民为虎狼也;无文学,则士为牛马也……其民不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批判了法家主张严刑苛法,忽视礼义廉耻、伦理纲常,故C项正确;孔孟的仁义之道并不是
2、“无慈惠廉爱”,故A项错误;老子的辨证思想也不符合“无慈惠廉爱、无文学”的特点,故B项错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也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无慈惠廉爱、无文学”,学生应该正确理解这些思想中的“慈惠廉爱”属于儒家思想主张,而“无慈惠廉爱、无文学”就体现了法家主张严刑苛法,忽视伦理纲常的问题,据此即可正确判断。2.柏杨在总结某家思想时说:“为什么在街上杀一个人是犯罪,而在战场上杀一万人是英雄?……为什么人民要忍饥挨饿去供养统治者挥霍?……为什么埋葬一个死人,要花那么多钱?”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天为君而覆露之
3、,地为臣而持载之”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兼相爱,交相利,节用、节葬”【答案】D【解析】-2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阐述了三方面的意思:非攻,反对战争、利益是相互的、节约、节葬等,由此分析可知属于墨家的思想,故D符合题意;而A属于王阳明心学,故排除,B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思想,C是荀子的性恶论思想,故排除ABC,所以正确答案为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家的思想主张3.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朱熹强调“正君心”。材
4、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答案】A【解析】从孔子“德治”,孟子“仁政”,董仲舒“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正君心”可知,儒学家都要求统治者关注民本,行“仁政”和“德治”,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故选A项,不选BCD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家思想4.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C.完善法律机制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答案】B【解析】秦始皇实行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
5、,独尊儒术”均是一种文化高压政策,目的是统一人们的思想,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影响。秦汉时期为统一人们的思想,推行文化高压政策,最终目的是为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的影响,这些政策虽都是对知识分子的压制,但并非其根本着眼点,故A项错误。秦汉时期实行的文化政策均是为政治服务,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故B项正确。题干中提到的是秦汉时期实行的文化政策,与法律机制无关,故C项错误。“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均是将对统治不利的思想加以打击,并未区别对待,该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5.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
6、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25-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答案】B【解析】宋明理学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极力维护纲常名教和伦理道德,加强对人思想的束缚。研究天人关系不是宋明理学的核心,是汉代董仲舒为加强皇权而改造儒家思想的产物,故A错误。宋明理学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各思想均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等思想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故C错误。宋明理学的前提不是关心社会进步,而是维护封建统治,故D错误。6.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
7、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内容看是A.程朱理学B.阳明心学C.李贽“异端”D.经世致用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据所学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王阳明的心说主张,故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阳明心学7.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