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3597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条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动机,以“趣味”、“新奇”、“情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说、多写,积累语言,学会质疑、辩论,以求创新。进而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进入一种“自能”状态,以达到自主学习。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同时,鼓励学生对课本的自我探究、自
2、我理解、自我解读,凸显学生个性,珍视学生对语文的独特体验。 那么如何体现自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一、课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预习不可。”学生在预习时,要动眼、动口、动手、动脑,这就经历了一个自动获取知识、解决疑难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对预习的内容,教师不要全部硬性规定,那样就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和主体的潜能。教师既可以对预习授之以法,又可以让学生对预习自主选择。 1.读――预习第一关5 预习时,除了要将生字读准确,文章读流利外,更要通过
3、读,清楚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脉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读书的遍数,读通读顺,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质疑时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 2.问――预习的重要环节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要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前预习的过程,就是寻“疑”的过程。发现疑问,并带着问题听课,会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更好地掌握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 3.查――预习的重要途径 查阅资料是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方式,先解决部分容易的问题。这样,既节省了教师课堂上解决
4、问题的时间,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坚持预习,关键在于学生自己,要想达到一定的效果,贵在坚持。因为,长期的预习,不仅会使学生学习轻松起来,而且能养成勤于动脑动手的好习惯,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上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5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的问题,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学生学习的内容同样可以由他们自主选择。通过预习,学生已将疑问带到课堂,他们此时迫
5、切地想要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老师只需要正确引导,就能让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首毛泽东诗词时,先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质疑。因为预习的缘故,很多学生提出了问题:“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一座座雪山的?”“我从电视上看过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画面,非常惊险,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勇敢?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那么英勇无畏?”“我想知道红军在长征途中究竟经历了多少困难险阻?”学生能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他们认真预习了课文,特别想知道这些感兴趣的内容,这不正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所期望的吗?自主,这不就是自主吗?自主
6、不就在这平平常常,渴求知识的话语中吗? 2.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课堂上,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篇幅很长的课文,如果按照段落让每一位学生都顺着把课文从头朗读一遍,这无疑会花费很长时间,有必要吗?当然没有。 课堂教学中,遇到较长的文章,或者文章内容浅显、层次分明时,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阅读内容。例如《水》这一课,围绕水的珍贵,课文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教学中,不一定按照课文编排的顺序教学。教学时,我让学生围绕“水的珍贵”从文中找出相关词句,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揣摩、分析、欣赏。这样,内容是自己选的,学生的阅读状态都是积极主动的,学完课文后,学生既获得了思想的启迪
7、,又受到感情的熏陶。5 3.自主选择阅读方法 学习方法往往影响学习效率。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学习。每位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教学《大江保卫战》时,我提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体会情感。平时情感丰富、性格大方的学生,就会充满激情放声朗读;内向的孩子,就会小声朗读;有的喜欢三三两两集体读,有的喜欢一个人默默地自我陶醉。不论用什么方法,他们都在认真体会解放军战士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在最后检查朗读的时候,全班每一位学生都饱含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