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35744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要】现阶段数学的教学应当紧跟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非常必要。数学课堂教学,教师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和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创新激发营造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33-01 开展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束缚了学
2、生思维的发展,是对个性、能力、创造性的扼杀。创新,从本质意义上说是指能先于他人,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行人之所未行,从而获得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新突破。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型的人才。 数学,作为世界上各国共同研究的学科,它的教育也应当跟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现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引发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创造意识5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好奇心是人人都有的天性,是对最新事物的注意,是对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是推
3、动人们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世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心理因素。学生的好奇心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其中包含有求知的欲望。求知欲就是学习兴趣,它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心理意向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进程中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这种意向活动就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甚至会达到入迷的程度,而随之而来的新意识、新观念、新方法就会不断涌现,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我在方格纸上设计了一个三角形,先要求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三角形面积,并把学生求出的结果作一下记录,结果发现存在几种不同
4、的答案,于是,便展开讨论会出现多个不同答案的原因?究竟哪个答案才是正确的呢?同学们议论开了,各抒己见,此时,我因势利导,道出答案不一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用数方格的方法容易有偏差,对求面积的准确度不高,所以才会造成多个不同的答案出现。同时提出,用什么方法才能准确无误地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这几句设疑唤醒了学生的思维,因而,学生好奇、探索、创新的激情被完全调动起来了,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再通过实验、操作、转化、论证等自觉而富有效率的学习活动成功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正确引发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
5、知欲的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可见,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坏境,肯定比一个严肃、呆板、死气沉沉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想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5“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在教学中彻底打破以往的老师高高在上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6、,创建一个师生平等,师生互动,以生为本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就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思维就自然得到了培养。在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一时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则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立解决,决不包办。学生在这样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课堂中大胆地敢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有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
7、用去■。哪一根剩下的部分长一些?”时,学生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在共同探讨问题的环境中,部分学生很快有了答案,认为两根钢管剩下的部分同样长,理由是把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看成是1米来计算,就有:第一根剩下的部分是1-■=■(米),第二根剩下的部分是1×(1-■)=■5(米)。当时我坚决地表扬了这些学生,而同时我马上提出另一个疑问,这两根钢管剩下的部分是否一定是同样长?有没有其它的可能性?经过这样的一导,本来活跃的课堂氛围更是达到了一个高潮,学生思维的新火花终于燃烧了,另外的答案又呼之欲出。学生各自摆出自
8、己的理由,具体是:当两根钢管的长度大于1米时,第一根剩下的部分要比第二根剩下的部分长;两根钢管的长度小于1米时,第二根剩下的部分要比第一根剩下的部分长。在这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大多是前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