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做游走在“难”“易”之间的精灵

语文教师要做游走在“难”“易”之间的精灵

ID:31312887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8

语文教师要做游走在“难”“易”之间的精灵_第1页
语文教师要做游走在“难”“易”之间的精灵_第2页
语文教师要做游走在“难”“易”之间的精灵_第3页
语文教师要做游走在“难”“易”之间的精灵_第4页
语文教师要做游走在“难”“易”之间的精灵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师要做游走在“难”“易”之间的精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教师要做游走在“难”“易”之间的精灵  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语文教师更应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  正因为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具有的复杂性,它需要教师把“难”的知识讲清楚,把“易”的知识教透彻;前者完成的是普及,后者追求的则是拓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严格遵循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性有二:  一、

2、化难为易,给难度较大的问题“降坡”或铺台阶,让学生能够拾级而上,实现思维上的攀越  例1.教学《变色龙》一文时,文章把讽刺揭露的矛头直指当时沙俄黑暗反动统治,但怎样使学生理解这一点呢?孤立的人物分析很难使学生理解这一点,而直接由教师指出又显得生硬。为此,可以在学生讨论完人物性格特点后设计如下几个问题依次提出:  1.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讨论,你认为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怎样的?(善变)  2.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怎样表现出来?(变得快――瞬息间对狗的态度变了五次;变得蠢――理由荒唐)8  3.他虽然“善变”,但有哪一点始终未变?(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本性未变)  4.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位

3、警官既不变又善变的呢?(将军的权势)  通过以上提问,学生逐步明白了小说讽刺的锋芒并不仅仅是指向奥楚蔑洛夫这条“变色龙”,而且还直指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沙皇反动阶级的黑暗统治。这四个问题的提出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学习的内容,而且使学生积极思考,呈阶梯式地理解了小说的主题。请看,这样一组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例2.《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意在通过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

4、制度。这么深刻的主题,怎么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挖掘?特级教师于漪在课的开篇、结尾如此提问:  1.“孔乙己”姓甚名谁?  2.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小说所写的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  这样提问便使学生有了“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孜孜以求,加速思维。同时,又铺好台阶,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走向思想的高地。8  二、由易到难,把起始较为容易的问题推向一定的高度或深度,以挑战学生的思维与智慧  例3.在教学

5、泰格特的小说《窗》时,学生们通过课文的学习,都为靠窗病人的美好心灵所折服,也为他的不幸而感到悲哀。故事结尾“光秃秃的一堵墙”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感慨,教师就顺势提问:  1.请同学们设想一下那位不靠窗口的病人看到这堵“光秃秃的墙”时的情形;  2.这时,加入一个新的病人住进了这个病房,这扇窗下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原先那个不靠窗的病人会怎样做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续编故事,要尽可能做到合理、有创意。我想,这样的提问定会营造“天高任鸟飞”的态势。  例4.关于《秋天的怀念》,教师很容易围绕“母爱”做文章,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去体会深沉、伟大的母爱。其实,当我们把母爱形象变得如此高大的时候

6、,母爱离我们已经很远了。因为母爱不再是一个生活中的具体存在,母爱不再蕴涵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那母爱就被空洞化、公式化,怎能说达成了学习预期了?不如设计下列问题:  1.成年的儿子突然残疾,母亲是否是最绝望的?而文中的母亲是怎样表现的?  2.怎样去理解母亲的“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的话,它只是说给儿子听的吗?8  母爱是朴素、简单的、实际的。在这里,母亲以自己悲苦的余生,不仅要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还要说服自己要接受、忍耐、坚持。学生能找到文中三次出现的“悄悄地”……那不张扬的“细心”“耐心”“小心”,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小心翼翼;母亲的“挡”“扑”“抓”都是为了“忍”,忍住儿子的抱

7、怨、忍住儿子的病痛、更忍住病入膏肓的实情。因此,只有自己“好好活”,才“点亮”儿子的生活。至此,母爱才显得真实、可信、可敬!只有这样提高提问的张力,才能真正帮助学生体验出由课文带来的丰厚情感。  因此,语文教师要做游走在“难”“易”之间的精灵!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在“难”“易”之间行走自如呢?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知识“起点”和准确的针对“策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