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道器之间

行走在道器之间

ID:25024119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7

行走在道器之间 _第1页
行走在道器之间 _第2页
行走在道器之间 _第3页
行走在道器之间 _第4页
行走在道器之间 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走在道器之间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行走在道器之间  一、道器之变    《易传》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器”作为一对哲学范畴,对其界定历来众说纷纭,形成了所谓“道器之辩”。总体而言,“道”是无形的,是万物运行的法则,是抽象的精神本体;“器”是具体的,是道的显现形态和物质载体。道于器中含,器乃道之显,二者互为依存又相反相成。从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是物态化的精神产品这一本质属性来看,艺术具有道器合一的典型特征。一切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对世界本体的形而上思考,对思想观念和内心情感的表达,以及贯穿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种种思维规律和抽象原则,皆属于道;而一切艺术作品的

2、具象形态及其物质媒介,以及对这些物质媒介的技术性操作,皆属于器。因此,艺术应该是一个亦道亦器、融道器为一体的有机整合。举凡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是道器成功结合的典范。从“器”的角度而言,无论是中国传统书画中的笔墨与线条,还是西方油画中的笔触与色彩,都凝聚着艺术家的情感与智慧,正是通过艺术家的高超技法,抽象之道才得以具形,得以浓缩而强化。显而易见,如何处理好道器之间的辨证关系,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艺术教育的核心命题。在艺术教育中,道器是一个辨证统一无法割裂的整体,任何只执一端而忽视另一端的做法都注定是对艺术规律的背离,也必然

3、无法取得实际教育教学的成功。  普通高校的美学与艺术鉴赏课程是作为美育课程开设的。19世纪,艺术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进入了欧美高等教育。近代,我国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呼吁把美育纳入现代教育。尽管中华民族有重视人文教育、重视以情感陶养为目的的美育的悠久传统,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方向性的偏离,我国没有把艺术教育列入高校的人文教育,而把它局限于艺术院校内,仅着眼于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因此,如何做到让受教育者在国画艺术鉴赏中自如地“行走在道器之间”则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如何发挥强化美育和艺

4、术鉴赏之作用也成为重中之重。在新世纪,作为素质教育的美育与艺术鉴赏,则应淡化以往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功利主义的价值观,重视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能力;应贯穿强烈的人文精神,体现充分的人文关怀,启发审美主体对自身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把审美主体的生命热情调动到极致,自觉追求生命的自由,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其主要目的应是从能力的培养转向全人的塑造,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塑造高尚健全的人格。面对物欲横流、经济价值第一的时风,美育应引导受教育者平衡心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超越现实的物质诱惑,执着于精神领域的追求。道德教化

5、潜藏在人格完善过程中,人性解放和品格塑造也就自然统一,个体的追求和愿望与社会理想自觉保持一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自然协调。由此可见,艺术鉴赏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仅仅指导艺术鉴赏,更应唤醒人的主体意识,解放主体精神,塑造健全人格,推动社会进一步人化。    二、传统绘画艺术鉴赏中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解读    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中国的审美教育有着与政治环境教育结合在一起的传统。它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美的形态是中和,美的功能是成德。整个中国美学便是围绕着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亦即人格问题展开的

6、。  美术在文化中是一种诉诸视觉感受的造型艺术。从文化的角度看,洞察造型艺术的奥妙,加强鉴赏能力,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并且能够从它的形象中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是提高文化素养的一部分。中国传统绘画是一种造型艺术,除了欣赏外在的形式美,作品所表达的某种“意境”之美及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的品读尤为重要。中国南朝宗炳认为绘画的目的是“畅神”,强调绘画不仅是对对象的重复描写,更主要的是在画面之中蕴藏着一种精神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必然使观赏者能够从中得到某种程度的精神解脱,为之神畅。究其质,所谓“畅神”就是在沉重的社会现实面前让压抑的精神能有所释放,并且这种释放

7、以一种平和的方式进行。尽管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在技法上还不成熟,但在对绘画的功能要求中已回归到艺术的本体价值。到五代两宋,绘画的意境追求在有影响的文人那里已经提出“诗境”的标准,这是使中国绘画向“诗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开端。此后,绘画不仅是一种物象的记录,而且是人心中诗化了的物象形象化表现方式,这就在很大程度提高了中国绘画的文化品味,也丰富了中国绘画的内在文化底蕴。  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实就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折射与反映。中国绘画从一开始,就深深带着时代的烙印,自觉或不自觉地肩负着诠释、反映表现当时的文化倾向的任务。魏晋以后,经隋、唐、两宋至元、

8、明、清,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格局,而中国画的形式与内涵,也随着时代文化的倾向移动而不断变化,山水画是中国文化在绘画表现领域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及表现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