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正教授邓鹤翔

28岁正教授邓鹤翔

ID:31305417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8

28岁正教授邓鹤翔_第1页
28岁正教授邓鹤翔_第2页
28岁正教授邓鹤翔_第3页
28岁正教授邓鹤翔_第4页
28岁正教授邓鹤翔_第5页
资源描述:

《28岁正教授邓鹤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8岁正教授邓鹤翔  大学其实是一块沃土,什么种子栽下去都能发芽、开花,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目标,利用好大学里的资源,去大胆地发展自我、挑战自我。  由于微博爆出28岁即成为武汉大学正教授,“邓鹤翔”这个名字最近成了媒体报道的高频词汇。  然而,这则讯息并没有在他的熟人圈内引起热议。他的大学本科同学、复旦大学化学系2003级学生华晓雪(化名)说,其实早在半年前,班里的同学就陆续得知邓鹤翔受聘教授,“大家并不意外,以他这几年的成绩,能评上武汉大学正教授很正常,我们都不理解为什么他一下子‘红’了。”蹊跷的是,关于邓鹤翔

2、28岁就成为教授的新闻和评论虽然铺天盖地,但并没有媒体报道过他的成长历程,尤其是对他学术发展影响深远的大学求学生涯。  从现有的媒体报道来看,邓鹤翔三年多博士毕业、直接被聘为教授等经历,一度被传为神话。而对他的家庭背景、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质疑,从未平息。那么,邓鹤翔是否真如多数媒体所述,是个顺风顺水“火箭提拔”的“学术超人”呢?  当“学霸”遇上“学霸们”  “这么牛……当年还没感觉到,这都教授了。”  ――摘自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化学系版留言7  在武汉49中乃至该校所在的武汉市青山区,十几年来,“邓鹤翔”都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3、。时至今日,小学弟小学妹们依然知晓这个“学霸学长”的存在。5月20日,在学生们常光顾的社交网站人人网上,一个名叫谭文艳的女孩写道:“虽然并未与邓鹤翔谋面,但从小就听家长、老师提起过这位‘学霸’般的学长。他可以说是我们这儿的名人,从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到初中班主任,都知道点滴关于他的事。还记得向文艳老师用她不标准的普通话日日念叨‘邓获强’,当时的我们耳朵都起茧了。”  毋庸置疑,邓鹤翔在中学时期就是尖子生。2003年,念高三的他,获得了中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全国一等奖、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取得了复旦大学的保送资格。  2

4、003年9月,根据复旦大学当年的保送生政策,邓鹤翔进了化学系,也成了学校理科基地班的学生。与在武汉49中相比,大学时与邓鹤翔能一较高下的学生,实在太多了。尽管高三时的邓鹤翔曾作为种子选手,和全国其他164名化学高手一同在武汉接受了全封闭训练,准备出征第3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但从他的简历来看,并没有获得国际上相关荣誉的记录。而在理科基地班,与他获得同等国家奖项甚至更高荣誉的学生不胜枚举。当“学霸”遇上“学霸们”,一山更有一山高。辅导员记得,“邓鹤翔一直非常努力,成绩也始终处于第一梯队,但不算名列前茅。同届120多个学生,他通

5、常排在第10名左右,因为那届化学系的生源质量实在太好了”。  “高帅富”的地铺暑假  “7邓鹤翔相关新闻标题是《求学之路一帆风顺,成长简历引网友膜拜》。说是一帆风顺,其实是所遇艰难困苦,只有他本人知道罢了。”  ――摘自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化学系版留言  在邓鹤翔本科同学、理科基地班2003级学生韦广丰的眼里,邓鹤翔一直拼劲十足,“特别吃得起苦”。原来,本科时,邓鹤翔想利用假期阅读文献,在实验室做实验,不回家便成了他的常态。上海的夏天酷暑难当,当时他的寝室没有装空调,遇上37℃以上的大热天,晚上他就拿着一条草席,跑到装了空调的

6、同学寝室打地铺。  邓鹤翔的本科同学、化学系2003级学生肖沙(化名)记得,邓鹤翔进实验室学习、跟项目组的时间,比班里很多同学都早,“不少同学到了大四才想起这一茬,但他大一时就进实验室学习了,而且还是在赵东元教授的实验室”。赵东元教授是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大牛”导师,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邓鹤翔念大一时,赵东元教授是理科基地班公共课《普通化学》的授课老师。上课时,邓鹤翔喜欢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给老师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大一学期结束前,他主动去办公室找了赵东元教授,表达自己希望进实验室学习的愿望

7、。辅导员说:“复旦很重视对基础学科学生的本科教育,不管是院士还是普通教师,只要学生提出想跟项目组进实验室学习,一般都会提供这样的平台。”  韦广丰记得,本科时课业繁重,能够去实验室的时间有限,但邓鹤翔却在实验室花了大量时间学习。除了做实验,他还阅读了很多文献,常常请系里的教授为他推荐书目和论文。韦广丰说,当时在每周的组会上,邓鹤翔往往能更为详尽地表述哪些文献为什么值得一读、如何设计实验,7“他还特别关注国际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情况,相关领域哪些人正在做什么研究、获得了怎样的成果”。  本科毕业前,邓鹤翔在导师的指导下,与系里的研究生

8、合作,发表了两篇SCI论文(即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是世界最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执著少年的“好命”  大学其实是一块沃土,什么种子栽下去都能发芽、开花,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目标,利用好大学里的资源,去大胆地发展自我、挑战自我。  ――摘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