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26102
大小:11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7
《现代文表达技巧类鉴赏题解题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文表达技巧类鉴赏题解题意识 现代文表达技巧类鉴赏题一直是制约语文成绩提升的一个瓶颈。此类题目分值高,难度大。对此类题型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答题方法掌握不到位,使许多学生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只能望“题”兴叹。考虑到一轮复习时已就相关具体的手法进行了复习,此时可换个角度,从宏观视角来审视一下,看一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破解困局的方法。 (一)概念意识――记 我们看一看南通市调研测试文学类文本阅读《朋友》中的一道题目。 例1.有人评价这篇小说的结尾具有“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小说结尾揭示雷是个精神病
2、患者,这出乎意料(2分);但正常人不会跟亚当聊天,又在情理之中(2分);这让对未来燃起希望之火的亚当再度跌入冰冷的现实,深刻揭示了社会的冷漠(2分)。 此题满分6分,平均得分只有1.3分。失分原因,竟然是不知道“欧?亨利式结尾”这个术语!题目很简单,如果知道此术语和含义,应该能拿到大部分分数。由此追问一下,你知不知道小说结尾的其他几种形式? 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作用:①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②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小说《药》。9 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作用:①从表达效果看,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
3、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人性的真善美超越了假恶丑,反映出人类对和平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如戏曲《西厢记》。 戛然而止的结尾作用:留下了“空白”(广阔的想象空间),为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留下了空间如微型小说《书法家》。 明确小说结尾的几种形式及作用,对回答此类题很有帮助。再次追问一下,你清不清楚其他一些表达技巧? 此类题有四个常见的切入角度: (1)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借代、对偶、设问、反问。 (2)表达方式:①叙述技巧,如顺叙、倒叙、
4、插叙、补叙。②描写技巧,如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3)表现手法:象征、渲染、白描、铺垫等。还包括人称运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文章章法:句段作用有总领全文、呼应前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头尾作用有开门见山、欲扬先抑、感情升华、主题深化、言有尽而意无穷。 提醒一:“记”。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题的第一步是“明确概念”,为此:①9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象征、反衬等等;②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
5、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二)文体意识――辨 目前高考现代文中常见种类有: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论述类文本(论文、杂文、驳论等);实用类文本(新闻报道、人物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文体限制了作者反映生活的独特视角和言说方式,文体制约着主题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文体规定着写作的语体,所以不同的文体考查的知识能力点往往不同,就算是考察同一知识能力点的试题,回答时也应根据文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以文学类作品(小说、散文)为例,两种作品中都会出现“描写”这样一种表达方式,那么各自的考查侧重点
6、有没有不同? 朋友(文本略) [美]斯考特?奥洛斯基 例2.小说开篇借主人公之口交代天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今天晚上出来有点儿冷。”亚当?塞巴斯坦对自己咕哝着。 参考答案:(4分)①交代自然环境的寒冷,暗写社会环境的冷漠;②烘托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凄凉;③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④奠定了全篇悲凉的感情基调。 邮差先生(文本略)师陀 例3.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9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②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7、 参考答案: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明确:小说中的描写主要关注其在环境及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作用。 溜索阿城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例4.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参考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哀枫树梁实秋 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