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法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探究

清热解毒法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探究

ID:31196073

大小:53.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清热解毒法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探究_第1页
清热解毒法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探究_第2页
清热解毒法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清热解毒法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热解毒法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探究【摘要】通过文献复习发现,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燥毒”胶固,是导致干燥综合征的重要病机,清热解毒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关键之法。【关键词】干燥综合征;清热解毒法;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以外分泌腺累及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是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第二大风湿病[1]。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目前现代医学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且临床上亦无根治方法。通过对近年来文献复习,笔者发现中医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清热解毒法在其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出来

2、。现对清热解毒法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1“燥毒”胶固是导致干燥综合征的重要病机干燥综合征在中医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记载,未归属于某一类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相关病因病机可见于'‘燥证”“燥毒”“痹证”“虚劳”等范畴。1989年全国中医痹病委员会将该病明确命名为“燥痹”并收录在《痹病论治学》中。该病病机较为复杂,历代医家有着不同的见解,“燥毒”之论首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然其与一般六淫燥邪迥然不同,《医门法律》指出:“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于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

3、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其起病多隐匿,无明显季节性,病程冗长,病情顽固,病势缠绵,猖獗为害,最终导致广泛内脏受累,具有渐积性、干涩性、从化性、兼夹性、广泛性、顽固性的特征,非一般燥邪所能致,同时符合''毒邪”致病猛烈、致变、秽浊、结聚、依附、顽恶的特点。现代医家借鉴温病的"毒邪理论”,提出"燥毒”致病的病机学说,并认为此乃干燥综合征病机的关键。“燥毒”既可为病因,又是病理产物,究其来源有内、外之分,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贯穿本病始终,使病情顽恶固结。除燥邪外,无论六淫邪气,郁而化热,或温邪热毒,以及自然界中其他一切

4、可致病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农药、化学药品、噪声、电磁波等,均可成为外来之燥毒。燥毒之邪,偏则为害,盛则为毒。疾病初期,邪气微而正气足,正气尚能抗邪外出,故病位轻浅,症状多轻;至邪气入里化热,或陷入营血,或潜伏体内,燔灼营阴,伤津耗液,蕴积而化为燥毒,使得津液耗损干涸,则外不能润养五官九窍及皮毛,内不能滋灌五脏六腑;特别至疾病晚期,燥毒既成,互结为患,相互胶着,脉络枯涩,致燥象丛生,生化大病。由此可见,燥毒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清热解毒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关键之法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本着辨证用药、对症用药的原则,

5、抓住“燥毒”这一重要病机,将清热解毒之法设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关键之法,贯穿始终,随证加减,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处方灵活的优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调节免疫功能。2.1临床观察,疗效显著随着干燥综合征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近年来,采用清热解毒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主要采用以清热解毒方药作为治疗组,而使用醋酸泼尼松、轻基氯喳亦或雷公藤多昔片等抗炎免疫抑制药物为对照组,从症状改变、外分泌腺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等主要免疫指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入手[2-3],通过观察或检测口、眼干燥症状,每日饮水量,唾液流率、泪液分泌

6、量、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4-5]、电解质酸碱平衡、尿pH值等来衡量干燥综合征病情的活动性,通常以主要症状完全消失,外分泌腺功能指标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为临床痊愈;以主要症状治疗后明显缓解、积分差值改善2/3以上,外分泌腺功能改善〉1/2或ESR、IgG恢复正常或下降21/2为显效;以主要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改善1/3以上,2/3以下,外分泌腺功能指标有改善或ESR、IgG下降为有效;以主要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差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