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引领,提升预习的有效性

“学案”引领,提升预习的有效性

ID:31186586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学案”引领,提升预习的有效性_第1页
“学案”引领,提升预习的有效性_第2页
“学案”引领,提升预习的有效性_第3页
“学案”引领,提升预习的有效性_第4页
“学案”引领,提升预习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案”引领,提升预习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案”引领,提升预习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但是笔者发现学生的课前预习存在“伪预习”的现象,许多学生不求甚解、敷衍应付,不仅没有达到预习新知的效果,而且还将预习当成负担,丧失学习兴趣,形成不良学习习惯,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预习内容单一,只是让学生看看书,导致预习范围过窄;2.预习目的不明确,无法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反馈;3.预习之前无指导,预习过程是放任的过程。怎样指导学生预习,提升预习

2、效果?是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笔者历经两年多时间进行了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市级课题研究,尝试设计“学案”引领学生预习,提升预习的有效性。  “学案”是指在新课程标准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学习风格和心理特征等实际,为自主学习、知识建构和研究探讨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使用“学案”,就可以利用“学案”加强对预习活动的设计、指导和评价,使课前预习真正成为学生先行探究的自主学习活动。  笔者以为,设计课前预习“学案”6,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学习要点。依据教学目标,列出一节课的知识要点。教师先

3、示范性地列出一两点,然后主要由学生在预习时自己归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归纳出知识要点,这也是一个学习、研究的过程,既能促使学生认真自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二是问题思考。针对学习目标,结合学习内容,设计1~2个问题,引领学生结合预习的内容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写出答题要点;也可以要求学生“预习本课内容后,提出2~3个小问题”,引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问题,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设计预习“学案”呢?设计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立足学

4、生的认知起点,组织学生回顾旧知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总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进行同化和顺应,完成内部认知结构的重构。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不能无视学生已有认知的存在,必须基于学生现实的认知起点,贴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因为现在的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不再仅仅是通过教师和教材实现的,他们从父母长辈、课外读物、媒体、网络等学习渠道中已经接触了很多的数学信息,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所以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有所了解。但是,这样的学习是不系统的、模糊的、浅层次的,同

5、时课外知识的积累也无法替代课堂学习,这就意味着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有待了解而且必须了解的未知数。因此,我设计的“学案”中第一部分一般为“知识准备”,这一部分是在充分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基础上,依据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在自学尝试之前,实现知识的初步建构,组织学生回顾旧知。  例如,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学案”的“知识准备”部分,先让学生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整除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13÷6和126÷66回顾,再以

6、127÷6=21……1为例让学生尝试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过程中,通过“导学提示”比较三个算式的异同,让学生体悟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在复习回顾的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这样,通过尝试学习、阅读教材,进行认知迁移,形成知识的初步建构。  二、把握新知的生长点,启迪学生探究新知  当新旧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或所学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特例时,就要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学生自学的过

7、程也是知识系统不断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完成“学案”的过程当中,体现出自学的自主性。一方面,是对知识的自主激活。如,前面提到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一课的“学案”时,因为要以前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整除的除法计算为基础。这就要对以上知识进行激活。另一方面,是对知识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建构。学生在完成“学案”中,通过“以前学过的知识,我还会”和“导学提示”的引导,逐步完成对知识的初步建构。  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养成阅读的

8、习惯,动手的习惯以及思考的习惯,逐步形成自学探究的能力,自主完成知识的初步建构。设计“学案“时要帮助学生架起“认知桥梁”,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使之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相应的背景与经验产生联系,给学生以前后贯通的感觉,为学生创造主动探究的条件。6  三、找准新、旧知的联结点、区别点,帮助学生有效建构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每个新的知识点必然是从与它相关的旧知识点上生发出来的,但是与原有旧知也有所区别,有所不同,不同点也就是新知识的新意所在。数学课堂就是要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处进行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