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77925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是必须要重视成绩的。语文作为高中生的一门必修课,必须提高教学质量,以保证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够适应他们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需要。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下,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要改革还要兼顾学生的成绩不能丢。那么首先要认清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141-01 众所周知高中是必须要重视成绩的。语文作为高中生的一门必修课,必须提高教学质量,以保证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够适应他们当前和今后在学习、
2、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需要。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下,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要改革还要兼顾学生的成绩不能丢。那么首先要认清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由于受未来就业需要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潮的影响 学生本人以及其他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人.对语文课程不够重视。在多种媒体的冲击之下,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课余阅读的时间较少。许多学生学语文只是为了高考。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全是围着高考转许多地方的语文课程中,片面强调实用功能。偏重显性的目标、“立竿见影”4的目标,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的知识系统,过于加强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削弱了语言的积累
3、和语感的培养。因此从整体上来看。高中学生语文水平不高。高中语文教育确实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1.立足文本,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的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具备类似的敏锐感觉。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文中的饱含情感的语言.迅速地感受到语言的意义所在。学生只有形成了这种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才可能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从而自觉地完善自己的情感,提升
4、自己的语文素养。 2.挖掘文本,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内在品质的提高。《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指不但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呼唤人文精神去充实和武装学生。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其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所以。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就是“立人”之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教育的过程注重的主要是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这势
5、必导致语文教学的畸形发展.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4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要在充分体现其工具性的基础上渗透人文教育.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整体的提高。 三、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高中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管理的运作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是教学评价体系的运用上都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而社会的发展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引进开放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语言权的开放,另一方面表现
6、在学生思维权的开放。课堂上教师应当走下讲台,取消语言霸权,使学生有机会发言。有权利提出不同意见,平等的交流自己的看法观点。这正是开放式教学过程的特点之所在。教师应当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应当过分强调每―个教学环节的按部就班。而应以学生乐于探究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学习语文是一个学生思维能力多维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用现成的固定答案去限制、束缚.甚至扼杀学生有价值的思维亮点。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辨证的理解和分析问题。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认知理解上的不同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个体价值的体现。 2.通过实践,让语文学习走出校园。语文教学的一个
7、显着矛盾是学科内涵极其丰富.但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加之语文学科具有适于自学的独特性,因此打通“课堂”这个瓶颈,沟通课内外学习环节对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探索,例如:在“听说”4方面.每节课都抽出五分钟时间用于学生演讲,这样一学年下来.每个学生至少有六到八次在大家面前大声演说的机会。我还要求学生做“听说”的有心人,在课堂外加强与别人交流学习,有意识地锻炼“听说”能力。在阅读、写作方面.我以加大阅读、写作量为突破口,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在家长和学校的支持下建立班级图书馆。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机会。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拓展写作内容。 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