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拣文眼,激活意境

精拣文眼,激活意境

ID:31175934

大小:1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精拣文眼,激活意境_第1页
精拣文眼,激活意境_第2页
精拣文眼,激活意境_第3页
精拣文眼,激活意境_第4页
精拣文眼,激活意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拣文眼,激活意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拣文眼,激活意境  【摘要】语文教学关于课文的导学依课型的不同各有侧重点,有的偏向写作方法,有倾心内容的理解……,不论侧重哪方面,能够达成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都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本文结合课题研究,大力倡导通过对重点字词的把握加深对文章意境的理解。  【关键词】教学;语文;词语;理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文的讲解部分历来让新教师倍感棘手,常常会犯从头到尾,面面俱到的错误,狠不能把自己所知道的与课文相关的百科知识、表达手法、句型句式、字词内涵讲述一遍,全部传输给学生。殊不知由于信息量太大,课后学生倒是一无所获。我认为

2、小学语文课文的导学能有重点地挑选文眼,(抓住文章里边一、两个词语,)进行品读,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大体相同但是各有特色的意象就可以了。  一、部分散文开头的叹词,就有涵盖全文的作用  峻青的散文《第一场雪》的教学,抓住“嗬”这个词语展开研读就好了。  散文第二自然段开头写到:“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导学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请学生研究、品读、思考:  (1)推门的人为什么发出“嗬”声?  (2)发出“嗬”声的人表情是什么样子(你能模拟出来吗?)?5  (3)

3、他“嗬”,肯定是看到了不一般的景象,他究竟看到了什么?  (4)他开门后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整体描写)?  (5)他细看又看到了什么(具体描写)?  (6)令他惊奇的画卷中,有哪些静物写生?有哪些“视频镜头”(动态美)?  (7)在作者呈现的大自然雪景图中,有没有人的活动?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好的心情?  上述问题不一定全问全解,可能老师或者学生还能设置比我的更好的问题,但是总归有一点只要边读课文边思考研究上述问题,只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宁静、清新的农村雪后晨景画卷,就达到了最佳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

4、能感悟“胶东半岛的人们,在连续遭受了几年的自然灾害、粮棉欠收,人们都渴盼丰收的到来,当看到瑞雪覆地后,遥盼来年大丰收的喜悦心情”这一主题思想。  二、多数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也就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涵的关键词  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因为课文内容叙写两天的见闻,所以我认为第一天抓住“一簇簇”、第二天抓住“鸟的天堂”两个词语引领学生阅读理解就行了。可设计如下导学问题:  (1)文章在第五自然段写到“一簇簇的树叶伸到水面上”。是一棵树还是森林?  (2)作者说“一簇簇”是否矛盾?为什么?(只有读懂了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才能准确回

5、答这个问题。)5  (3)作者第二天去看大榕树还是“一簇簇”吗?首先看到了什么(全面写榕树上的鸟。)其次呢?(详写一只画眉鸟)  (4)画眉鸟的心情如何?这是一只鸟的心情吗?(它代表着榕树上成千上万只鸟的心情)  (5)文章在第十二自然段中写道:“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作者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6)天堂能换成“世界”吗?  (7)同一个句子中的同一个词语,为什么第一次加引号(当地人的说法)第二次不加引号呢?(作者的认同)  这篇课文中作者第一天呈现给大家的意象是夕阳西下,红霞染天,河水绕田,孤木(大榕树)成林,密

6、枝倒插复生嫩条,以及清风徐来,翠绿的亿万叶面在流水映照下,颤动着生命旋律;第二天呈现给大家的图画是树冠如峰峦叠张,万千脆鸣唱和,万千惊慌的鸟儿如箭飞离,万千怯懦的鸟儿飞去飞回的宏大画面。  三、在动词与颜色词语中抉择文眼时,倾向于颜色词语的选择,更有利于提升意境。  李白诗歌《望天门山》的导学,过去的语文教师,多数以“望”与“出”做文眼,笔者认为重点抓住几个颜色的词语研读,我相信就能够给每个学生形成多种画面。  “天门中断”顺峡远眺,定是白云蓝天;“楚江开”呈现的是浩浩荡荡的长江碧水,以及浪波在阳光下的鱼鳞白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

7、一片日边来。”5青山如黛,红日若丹,白帆若隐若现,舟中人仰望天门山感觉到山在伸出。词眼选得巧妙,就能促成学生有效领悟文意,并且升华意境。  精挑文眼,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可是,由于执教者能力、水平、经验的差异,在同一篇课文中不同的语文教师就会有不同的选择,课堂中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就千差万别,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精挑文眼的水平呢?  (1)教师必须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综合提高基础文化修养。每个民族的语言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每一个作家都是在遵循语言规范的范围内,精心选择适合于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材料――词语,创造出了典范性的作品

8、。因此,语文教师只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雄厚的文化修养,才能充分理解诗文主题,才能准确挑拣概括文章内容的词语――文眼,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文,提升意境。  (2)加大阅读力度,每次阅读必须概括中心意思,提高概括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